初,郭黁常言“代吕者王”,故其起兵,先推王详,后推王乞基;及隆东迁,王尚卒代之。黁从乞伏乾归降秦,以为灭秦者晋也,遂来奔,秦人追得,杀之。
沮渠蒙逊伯父中田护军亲信、临松太守孔笃,皆骄恣为民患,蒙逊曰:“乱吾法者,二伯父也。”皆逼之使自杀。
秦遣使者梁构至张掖,蒙逊问曰:“秃发傉檀为公而身为侯,何也?”构曰:“傉檀凶狡,款诚未著,故朝廷以重爵虚名羁縻之。将军忠贯白日,当入赞帝室,岂可以不信相待也!圣朝爵必称功,如尹纬、姚晃,佐命之臣,齐难、徐洛,一时猛将,爵皆不过侯伯,将军何以先之乎!昔窦融殷勤固让,不欲居旧臣之右,不意将军忽有此问!”蒙逊曰:“朝廷何不即封张掖而更远封西海邪?”构曰:“张掖,将军已自有之,所以远授西海者,欲广大将军之国耳。”蒙逊悦,乃受命。
诗句:资治通鉴 · 卷一百一十三 · 晋纪三十五
译文:郭黁常言“代吕者王”,因此他起兵时,先推举王详,后推举王乞基;及至隆东迁,王尚卒取代了他们。郭黁从乞伏乾归降秦,以为灭秦者晋也,遂来投奔,秦人追获,杀之。
注释:郭黁(guō yí),字子干,是西秦国的官员,他在晋朝时期活跃。“代吕者王”中的“吕”指的是晋国的皇帝,而“王”则是指其他有实力的王侯或将领。郭黁通过这种方式表明他对晋国政治局势的看法和立场,认为有能力的人应该成为领导者。
赏析:此句表达了郭黁的野心和政治观点。他认为有能力的人应该取代无能的领导者,这反映了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对政治权力的追求。这种言论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是非常危险的,因为它暗示了郭黁有可能篡夺皇位。然而,郭黁最终没有实现这一目标,因为后来的事件发展使他不得不改变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