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十月,楚王玄上表请归籓,使帝作手诏固留之。又诈言钱塘临平湖开,江州甘露降,使百僚集贺,用为己受命之符。又以前世皆有隐士,耻于己时独无,求得西朝隐士安定皇甫谧六世孙希之,给其资用,使隐居山林;征为著作郎,使希之固辞不就,然后下诏旌礼,号曰高士。时人谓之“充隐。”又欲废钱用谷、帛及复肉刑,制作纷纭,志无一定,变更回复,卒无所施行。性复贪鄙,人士有法书、好画及佳园宅,必假蒲博而取之;尤爱珠玉,未尝离手。
乙卯,魏主珪立其子嗣为齐王,加位相国;绍为清河王,加征南大将军;熙为阳平王;曜为河南王。
丁巳,魏将军伊谓帅骑二万袭高车馀种袁纥、乌频;十一月,庚午,大破之。
诏楚王玄行天子礼乐,妃为王后,世子为太子。丁丑,卞范之为禅诏,使临川王宝逼帝书之。宝,晞之曾孙也。庚辰,帝临轩,遣兼太保、领司徒王谧奉玺绶,禅位于楚。壬午,帝出居永安宫。癸未,迁太庆神主于琅邪国,穆章何皇后及琅邪王德文皆徙居司徒府。百官诣姑孰劝进。十二月,庚寅朔,玄筑坛于九井山北,壬辰,即皇帝位。册文多非溥晋室,或谏之,玄曰:“揖让之文,正可陈之于下民耳,岂可欺上帝乎!”大赦,改元永始。以南康之平固县封帝为平固王,降何后为零陵县君,琅邪王德文为石阳县公,武陵王遵为彭泽县候。追尊文温为宣武皇帝,庙号太祖,南康公主为宣皇后,封子升为豫章王。以会稽内史王愉为尚书仆射,愉子相国左长史绥为中书令。绥,桓氏之甥也。戊戌,玄入建康宫,登御坐,而床忽陷,群下失色。殷仲文曰:“将由圣德深厚,地不能载。”玄大悦。梁王珍之男臣孔朴奉珍之奔寿阳。珍之,晞之曾孙也。

《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一十三·晋纪三十五》为司马光所编纂的一部编年体史书,记载了从东汉灵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到南朝齐武帝永明九年(公元501年),跨越约四百年的中国历史。该卷主要涉及西晋时期的几个重要政治事件,包括楚王玄上表请归藩、魏主珪立其子嗣为齐王等。

楚王玄上表请归藩的事件是《资治通鉴》中的重点内容之一。这一事件体现了楚王玄的政治野心和对权力的渴望。他希望通过归藩的形式,来获取皇帝的承认和信任,以便进一步扩展自己的势力范围。同时,这一行为也反映出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政治环境,以及士人阶层对于权力的追求和争夺。

魏主珪立其子嗣为齐王的事件也是本卷的重要部分。《资治通鉴》通过记录这一事件,展示了北魏政权的巩固和发展。通过册封太子和诸王,北魏统治者试图加强中央集权,确保国家的稳定和长远发展。同时,这也反映了古代帝王对于继承和传承的重视,通过册封继承人,以确保国家长治久安。

魏主珪还派将帅追击高句丽军队的事件也是本卷的重要内容。这一事件不仅展现了北魏在军事上的扩张和进取,也反映了古代战争中的军事策略和智谋。通过对这些事件的记述,《资治通鉴》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古代战争、战略和政治决策的重要参考。

楚王玄上表请求入朝辅政的事件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这一事件不仅体现了楚王玄的政治地位和影响力,也反映了他对权力的渴望和追求。通过入朝辅政,他希望能够更好地控制和利用手中的权力,实现自己的政治目标。

《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一十三·晋纪三十五》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古代中国历史的窗口。通过分析楚王玄上表请归藩、魏主珪立其子嗣为齐王等事件,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当时的政治环境、权力斗争和文化背景。这些事件不仅反映了古代社会中的权力结构和文化传统,也为我们今天的历史研究和思考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和借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