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自即位,心常不自安。二月,己丑朔,夜,涛水入石头,流杀人甚多,欢哗震天。玄闻之,惧,曰:“奴辈作矣!”
玄性苛细,好自矜伐。主者奏事,或一字不体,或片辞之谬,必加纠擿,以示聪明。尚书答诏误书“春蒐为“春菟”,自左丞王纳之以下,凡所关署,皆被降黜。或手注直官,或自用令史,诏令纷纭,有司奉答不暇,而纪纲不治,奏案停积,不能知也。又性好游畋,或一日数出。迁居东宫,更缮宫室,土木并兴,督迫严促,朝野骚然,思乱者众。
玄遣使加益州刺史毛璩散骑常侍、左将军。璩执留玄使,不受其命。璩,宝之孙也。玄以桓希为梁州刺史,分命诸将戍三巴以备之。璩传檄远近,列玄罪状,遣巴东太守柳约之、建平太守罗述、征虏司马甄季之击破希等,仍帅众进屯白帝。
资治通鉴·卷一百一十三·晋纪三十五
诗句:
- 玄自即位,心常不自安。
译文:
司马昱在位后,内心常常感到不安。
注释:
- 玄:司马昱的字,此处指司马昱。
- 自即位:指的是司马昱登基成为皇帝。
- 心常不自安:表示内心常常感到不稳定和担忧。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司马昱登基后的内心感受。诗中表达了司马昱在位初期的不安和担忧,反映了他作为新皇帝的焦虑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这种心情是许多新登基的君主在开始新的统治时期常见的心理状态,通过诗歌的形式被生动地表达出来,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切地感受到司马昱的心境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