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昌孟昶为青州主簿,桓弘使昶至建康,玄见而悦之,谓刘迈曰:“素士中得一尚书郎,卿与其州里,宁相识否?”迈素与昶不善,对曰:“臣在京口,不闻昶有异能,唯闻父子纷纷更相赠诗耳。”玄笑而止,。昶闻而恨之,既还京口,裕谓昶曰:“草间当有英雄起,卿颇闻乎?”昶曰:“今日英雄有谁,正当是卿耳!”
于是裕、毅、无忌、元德、仲德、昶及裕弟道规、任城魏咏之、高平檀凭之、琅邪诸葛长民、河内太守随西辛扈兴、振威将军东莞童厚之,相与合谋起兵。道规为桓弘中兵参军,裕使毅就道规及昶于江北,共杀弘,据广陵;长民为刁逵参军,使长民杀逵,据历阳;元德、扈兴、厚之在建康,使之聚众攻玄为内应;刻期齐发。
孟昶妻周氏富于财,昶谓之曰:“刘迈毁我于桓公,使我一生沧陷,我决当作贼。卿幸早离绝,脱得富贵,相迎不晚也。”周我曰:“君父母在堂,欲建非常之谋,岂妇人所能谏!事之不成,当于奚官中奉养大家,义无归志也。”昶怅然久之而起。周氏追昶坐,曰:“观君举措,非谋及妇人者,不过欲得财物耳。”因指怀中儿示之曰:“此儿可卖,亦当不惜。”遂倾赀以给之。昶弟顗妻,周氏之从妹也,周氏绐之曰:“昨夜梦殊不祥,门内绛色物宜悉取以为厌胜。”妹信而与之,遂尽缝以为军士袍。
诗句:资治通鉴·卷一百一十三·晋纪三十五
译文:孟昶是平昌人,他作为青州主簿被桓弘派遣到建康。当孟昶见到玄后,玄对他十分赞赏,对刘迈说:“在普通百姓中我能找到一个尚书郎,你和他是同乡,难道不与他相识?”刘迈素与孟昶不友好,回答说:“臣在京口,未闻孟昶有何特别才能,只听到父子间互相赠诗。”玄笑着止住了,孟昶因此怀恨在心。
注释:
- 资治通鉴:这是一部中国古代的正史,记载了从上古时期直至宋朝的历史事件。
- 卷一百一十三:指的是资治通鉴这部历史书籍的第一百十三卷。
- 晋纪三十五:指的是晋朝的第三十五年。
- 平昌:这是一个地名,位于今天中国江苏省徐州市。
- 孟昶:这是一位历史人物的名字,他的事迹在资治通鉴中有所记载。
- 为青州主簿:孟昶在当时担任青州的主簿,即地方上的行政官员。
- 桓弘:这是一个人物名字,他是晋朝的一位权臣。
- 建康:这是一个城市名,位于今天中国江苏省南京市。
- 玄:这是桓玄的名字,他是晋朝的皇帝。
- 素士:这里指的是孟昶,意指平常人。
- 尚书郎:这是一个官职名称,指的是中央政府中的文职官员。
- 卿与其州里:这是指孟昶与自己的故乡或家乡有关联。
赏析:
这首诗是《资治通鉴》中的一段,描述了晋朝时期的历史事件。诗中的主人公孟昶是一位普通的官员,但他却因为才华和品德受到皇帝的赏识。然而,由于孟昶与皇帝的私交并不好,皇帝并没有真正重用他,反而派他去执行任务。这使得孟昶感到不满和失望,最终选择离开朝廷。这首诗通过描绘孟昶的经历,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复杂性和人性的多样性。同时,也揭示了权力斗争中的残酷和无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