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民弟辅国大将军黎民说长民曰:“刘氏之亡,亦诸葛氏之惧也,宜因裕未还而图之。”长民犹豫未发,既而叹曰:“贫贱常思富贵,富贵必履危机。今日欲为丹徒布衣。岂可得邪!”因遗冀州刺史刘敬宣书曰:“盘龙狠戾专恣,自取夷灭。异端将尽,世路方夷,富贵之事,相与共之。”敬宣报曰:“下官自义熙以来,忝三州、七郡,常惧福过灾生,思避盈居损。富贵之旨,非所敢当。”且使以书呈裕,裕曰:“阿寿故为不负我也。”
刘穆之忧长民为变,屏人问太尉行参军东海何承天曰:“公今行济否?”承天曰:“荆州不忧不时判,别有一虑耳。公昔年自左里还入石头,甚脱尔;今还,宜加重慎。”穆之曰:“非君,不闻此言。”
裕在江陵,辅国将军王诞白裕求先下,裕曰:“诸葛长民似有自疑心,卿讠巨宜便去!”诞曰:“长民知我蒙公垂眄,今轻身单下,必当以为无虞,乃可以少安其意耳。”裕笑曰:“卿勇过贲、育矣。”乃听先还。
诗句:
- 资治通鉴·卷一百一十六·晋纪三十八
- 长民弟辅国大将军黎民说长民曰:“刘氏之亡,亦诸葛氏之惧也,宜因裕未还而图之。”
- 今日欲为丹徒布衣。岂可得邪!
- 下官自义熙以来,忝三州、七郡,常惧福过灾生,思避盈居损。富贵之旨,非所敢当。
- 且使以书呈裕,裕曰:“阿寿故为不负我也。”
- 刘穆之忧长民为变,屏人问太尉行参军东海何承天曰:“公今行济否?”承天曰:“荆州不忧不时判,别有一虑耳。公昔年自左里还入石头,甚脱尔;今还,宜加重慎。”
- 非君,不闻此言。”
- 辅国将军王诞白裕求先下,裕曰:“诸葛长民似有自疑心,卿讠巨宜便去!”
- 诞曰:“长民知我蒙公垂眄,今轻身单下,必当以为无虞,乃可以少安其意耳。”
- 吾勇过贲、育矣。乃听先还。
译文:
- 资治通鉴·卷一百一十六·晋纪三十八
长民的弟弟辅国大将军黎民对长民说:“刘家的灭亡,也是诸葛家所害怕的,应该趁刘裕还没回来就策划这件事。”长民犹豫没有行动,后来叹息说:“贫贱时常常想着富贵,富贵必然伴随着危机。现在我想做平民百姓,难道能实现吗!”于是写信给冀州刺史刘敬宣说:“盘龙凶狠残忍专断独行,自己招来了灭亡。异端思想将消失殆尽,世道才会太平,富贵之事,我们一起来享受吧!”刘敬宣回复说:“下官在义熙以来,担任三州、七郡长官,常常担心福过灾生,想避开盈满而选择亏损。富贵的心意,不是我所敢担当的。并且让这信呈给刘裕,刘裕说:‘阿寿以前确实没有辜负我的意思。’”
刘穆之担心长民会谋变,让人退下后问太尉行参军东海人何承天:“你今天是否能够平安无事地返回来?”何承天回答说:“荆州没有其他忧虑,只是有另外的一个顾虑。您从前从左里回到石头城,很顺利;现在回去,应该更加小心谨慎。”刘穆之说:“如果不是您告诉我这些话,我还真不知道这些。”
辅国将军王诞请求他先返回,刘裕说:“诸葛长民好像有自己的想法,你应该立刻回去!”王诞说:“长民知道我受到您的赏识,现在轻易地单独回去,一定以为没有什么可担忧的,这样才能稍微安定他的心。”刘裕笑着说:“你的勇猛超过了古代的勇士孟贲和夏育。”然后同意他先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