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五月,辛酉,魏主嗣还平城。
秦后将军敛成讨叛羌,为羌所败,惧罪,出奔夏。
秦王兴有疾,妖贼李弘与氐仇常反于贰城,兴舆疾往讨之,斩常,执弘而还。
秦左将军姚文宗有宠于太子泓,广平公弼恶之,诬文宗有怨言;秦王兴怒,赐文宗死,于是群臣畏弼侧目。弼言于兴,无不从者;以所亲天水尹冲为给事黄门侍郎,唐盛为治书侍御史,兴左右掌机要者,皆其党也。右仆射梁喜、侍中任廉、亦兆尹尹昭承间言于兴曰:“父子之际,人所难言;然君臣之义,不薄于父子,故臣等不得默然。广平公弼,潜有夺嫡之志,陛下宠之太过,假其威权,倾险无赖之徒辐凑附之。道路皆言陛下将有废立之计,信有之乎!”兴曰:“岂有此邪!”喜等曰:“苟无之,则陛下爱弼,适所以祸之;愿去其左右,损其威权,如此,非特安弼,乃所以安宗庙社稷。”兴不应。大司农窦温、司徒左长史王弼皆密疏劝兴立弼为太子,兴虽不从,亦不责也。
《资治通鉴·卷一百一十六·晋纪三十八》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编年体史书,详细记载了从西晋安帝辛义熙七年春至秋的史事。在这部历史典籍中,记录了许多政治、军事、文化和社会的重大事件,其中涉及的人物关系错综复杂,事件背后蕴含着深刻的历史意义和文化内涵。以下是对该文献逐句的释义:
夏,五月,辛酉,魏主嗣还平城:夏季,五月初九,北魏国主拓跋嗣返回平城。
秦后将军敛成讨叛羌,为羌所败:秦国的后将军敛成讨伐叛变的羌人,但被羌军打败了。
秦王兴有疾,妖贼李弘与氐仇常反于贰城:秦王苻兴身染疾病,妖贼李弘和氐族的仇常在贰城起兵反叛。
秦王兴舆疾往讨之,斩常,执弘而还:秦王苻兴不顾自己的疾病,前往贰城讨伐李弘和仇常,并成功斩杀仇常,俘获李弘回师。
秦左将军姚文宗有宠于太子泓,广平公弼恶之:秦国的左将军姚文宗受到太子苻泓的宠爱,而广平公苻弼对他产生了不满。
梁喜、任廉、尹昭承间言于兴曰:右仆射梁喜、侍中任廉和右尹尹昭趁间隙向苻兴进言。
“父子之际,人所难言;然君臣之义,不薄于父子”:这是一句引用自《论语》的名言,表达了对于家庭亲情和个人责任的看法。尽管父子间的亲情难以直言,但在国家大义面前,君臣的责任同样重大。
臣等不得默然:意味着大臣们不能沉默不语,必须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苟无之,则陛下爱弼,适所以祸之”:如果皇帝确实喜欢苻弼,那么这实际上可能会给他带来灾祸。
愿去其左右,损其威权,如此,非特安弼,乃所以安宗庙社稷:建议皇帝应该去除苻弼身边的亲信,削减他的权力,这样不仅能保护苻弼,也是为了维护国家的根本利益。
这段史料反映了当时的政治斗争和权力斗争,以及不同派系之间的相互斗争和策略。这些历史事件不仅展示了人物的性格和决策过程,也体现了作者对当时政治环境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