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冀二州刺史刘敬宣参军司马道赐,宗室之疏属也。闻太尉裕攻司马休之,道赐与同府辟闾道秀、左右小将王猛子谋杀敬宣,据广固以应休之。乙卯,敬宣召道秀,屏人语,左右悉出户。猛子逡巡在后,取敬宣备身刀杀敬宣。文武佐吏即时讨道赐等,皆斩之。
己卯,魏主嗣北巡。
西秦王炽磐子元基自长安逃归,炽磐以为尚书左仆射。
五月,丁亥,魏主嗣如大宁。
赵伦之、沈林子破鲁轨于石城,司马休之、鲁宗之救之不及,遂与轨奔襄阳,宗之参军李应之闭门不纳。甲午,休之、宗之、轨及谯王文思、新蔡王道赐、梁州刺史马敬、南阳太守鲁范俱奔秦。宗之素得士民心,争为之卫送出境。王镇晋等追之,尽境而还。
初,休之等求救于秦、魏,秦征虏将军姚成王及司马国璠引兵至南阳,魏长孙嵩至河东,闻休之等败,皆引还。休之至长安,秦王兴以为扬州刺史,使侵扰襄阳。待御史唐盛言于兴曰:“据符谶之文,司马氏当复得河、洛。今使休之擅兵于外,犹纵鱼于渊也;不如以高爵厚礼,留之京师。”兴曰:“昔文王卒羑里,高祖不毙鸿门;苟天命所在,谁能违之!脱如符谶之言,留之适足为害。”遂遣之。
资治通鉴 · 卷一百一十七 · 晋纪三十九
译文
乙卯,青、冀二州刺史刘敬宣的参军司马道赐,是晋朝宗室中的远亲。听说太尉刘裕进攻司马休之,司马道赐便与同僚辟闾道秀、身边的小将王猛子阴谋刺杀刘敬宣,占据广固响应司马休之。
赏析
这首诗记录了东晋时期的政治动荡和军事冲突。司马道赐和辟闾道秀、王猛子的谋反事件是诗中的核心事件。他们计划刺杀刘敬宣,然后占据广固以回应司马休之的失败。然而,他们的计划最终未能实现,反而被刘敬宣部下所诛杀。这首诗不仅反映了当时的政治斗争和军事策略,还展示了权力争夺中的残酷和无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