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议迁都洛阳,谘议参军王仲德曰:“非常之事,固非常人所及,必致骇动。今暴师日久,士卒思归,迁都之计,未可议也。裕乃止。
羌众十馀万口西奔陇上,沈林子追击至槐里,俘虏万计。
河西王蒙逊闻太尉裕灭秦,怒甚。门下校郎刘祥入言事,蒙逊曰:“汝闻刘裕入关,敢谓群臣曰:“姚泓非裕敌也。且其兄弟内叛,安能拒人!裕取关中必矣。然裕不能久留,必将南归,留子弟及诸将守之,吾取之如拾芥耳。”乃秣马砺兵,训养士卒,进据安定,秦岭北郡县镇戍皆降之。裕遗使遗勃勃书,约为兄弟;勃勃使中书侍郎皇甫徽为报书而阴育之,对裕使者,口授舍人使书之。裕读其文,叹曰:“吾不如也!”
广州刺史谢欣卒,东海人徐道期聚众攻陷州城,进攻始兴,始兴相彭城刘廉之讨诛之。诏以谦之为广州刺史。

资治通鉴·卷一百一十八·晋纪四十

晋安皇帝癸义熙十三年(丁巳,公元四一七年)春,正月,甲戌朔,日有食之。

2024年11月11日 · 《资治通鉴》全书294卷,约300多万字,另有《考异》、《目录》各三十卷。 是我国编年史中包含时间最长的一部巨著(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

译文:春季,正月,己亥(二十四日),袁真因为梁国内史沛郡人朱宪以及弟弟汝南内史朱斌暗通大司马桓温,把他们杀掉。

赏析:《晋纪四十》反映了东晋末年的政治动荡和社会变革。在这一年中,发生了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从政治纷争到军事冲突,再到民族迁徙,展现了一个多面的历史画卷。其中,晋安皇帝的即位和迁都洛阳等重大决策,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史料价值。

注释:

  • 晋安皇帝:东晋第四代皇帝刘义符的年号。
  • 癸义熙十三年:这是晋安皇帝在位的第13个年头。
  • 丁巳:公历日期,即四月十二日。
  • 甲戌:公历日期,即四月十九日。
  • 强圉大荒落:农历节气名称。
  • 屠维协洽:另一个农历节气名称。

这段文字通过对《晋纪四十》的详细解读,不仅展示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政治动态,还揭示了历史变迁中的深层原因和影响,对研究东晋末年的历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