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主嗣西巡至云中,遂济河,畋于大漠。
魏置天地四方六部大人,以诸公为之。
秋,七月,太尉裕至陕。沈田子、傅弘之入武关,秦戍将皆委城走。田子等进屯青泥,秦主泓使给事黄门侍郎姚和都屯峣柳以拒之。西秦相国翟勍卒;八月,以尚书令昙达为左丞相,右仆射元基为右丞相,御史大夫麹景为尚书令,侍中翟绍为左仆射。
太尉裕至乡,沈田子等将攻峣柳。秦主泓欲自将以御裕军,恐田子等袭其后,欲先击灭田子等,然后倾国东出;乃帅步骑数万,奄至青泥。田子本为疑兵,所领裁千馀人,闻泓至,欲击之;傅弘之以众寡不敌止之,田子曰:“兵贵用奇,不必在众。且今众寡相悬,势不两立,若彼结围既固,则我无所逃矣。不如乘其始至,营陈未立,先薄之,可以有功。”遂帅所领先进,弘之继之。秦兵合围数重。田子抚慰士卒曰:“诸君冒险远来,正求今日之战,死生一决,封侯之业于此在矣!”士卒皆踊跃鼓噪,执短兵奋击,秦兵大败,斩馘万馀级,得其乘舆服御物,秦主泓奔还灞上。
资治通鉴 · 卷一百一十八 · 晋纪四十
魏主嗣西巡至云中,遂济河,畋于大漠。魏置天地四方六部大人,以诸公为之。秋,七月,太尉裕至陕。沈田子、傅弘之入武关,秦戍将皆委城走。田子等进屯青泥,秦主泓使给事黄门侍郎姚和都屯峣柳以拒之。西秦相国翟勍卒;八月,以尚书令昙达为左丞相,右仆射元基为右丞相,御史大夫麹景为尚书令,侍中翟绍为左仆射。
译文:
在魏主嗣的西行巡幸中,他到达了云中,并渡河继续前往。在那里,魏设立了天地四方六部大人的官职,由诸公担任。秋季的七月份,东晋的太尉刘裕抵达陕地。这时沈田子和傅弘之已经进入武关,而驻守在关中的秦军将领们纷纷放弃城池逃跑。沈田子等人随后进驻青泥,而秦主苻坚则派遣给事黄门侍郎姚和都驻扎在峣柳来抵御他们。不久西秦王国相国翟勍去世;到了八月,任命尚书令瞿谭为左丞相,右仆射元基为右丞相,御史大夫麹景为尚书令,侍中翟绍为左仆射。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东晋时期的政治动荡与军事策略。诗中的“魏主嗣”和“太尉裕”均是重要的历史人物,他们在文中的出现标志着东晋与北魏之间的紧张关系。同时,诗中提到的“天地四方六部大人”及“诸公”,体现了当时国家政治结构的复杂性和层级性。诗中所描绘的场景——从云中渡河到狩猎大漠,显示了魏主嗣的军事才能及对领土的控制欲望。而东晋方面则通过军事行动来巩固自己的边疆安全。
诗中还提到了秦军的防御策略和失败,这不仅反映了军事上的较量,也揭示了战争背后的战略考量与政治博弈。整体上,该诗通过具体的历史事件展示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军事动态,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和文学价值。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解读,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那个时代的政治局势及其复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