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鲁公绍遣长史姚洽、宁朔将军安鸾、护军姚墨蠡、河东太守唐小方帅众三千屯河北之九原,阻河为固,欲以绝檀道济粮援。沈林子邀击,破之,斩洽、黑蠡、小方,杀获殆尽。林子因启太尉裕曰:“绍气盖关中,今兵屈于外,国危于内。恐其凶命先尽,不得以膏齐斧耳。”绍闻洽等败死,愤恚,发病呕血,以兵属东平公赞而卒。赞既代绍,众力犹盛,引兵袭林子,林子复击破之。
太尉裕至洛阳,行视城堑,嘉毛修之完葺之功,赐衣服玩好,直二千万。
丁巳,魏主嗣如高柳。壬戌,还平城。
河西王蒙逊大赦,遣张掖太守沮渠广宗诈降,以诱凉公歆,歆发兵应之。蒙逊将兵三万伏于蓼泉,歆觉之,引兵还。蒙逊追之,歆与战于解支涧,大破之。斩首七千馀级。蒙逊城建康,置戍而还。
资治通鉴·卷一百一十八·晋纪四十
安皇帝癸义熙十三年(丁巳,公元四一七年)春,正月,甲戌朔,日有食之。秦主泓朝会百官于前殿,以内外危迫,君臣相泣。征北将军齐公恢帅安定镇户三万八千,焚庐舍,自北雍州趋长安, 〔〖胡三省注〗以内则兄弟构难,外为晋、夏所迫也。 〕
太尉裕至洛阳,行视城堑,嘉毛修之完葺之功,赐衣服玩好,直二千万。
丁巳,魏主嗣如高柳。壬戌,还平城。
河西王蒙逊大赦,遣张掖太守沮渠广宗诈降,以诱凉公歆,歆发兵应之。蒙逊将兵三万伏于蓼泉,歆觉之,引兵还。蒙逊追之,歆与战于解支涧,大破之。斩首七千馀级。蒙逊城建康,置戍而还。
赏析:
《资治通鉴》作为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记录了从公元前403年至公元959年的中国历史,其中包含了众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晋纪四十》是其中的一卷,涵盖了晋朝的一段重要历史时期。在这一段历史的叙述中,可以看到国家的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变化。
在晋纪四十中,首先提到的事件是秦主泓在洛阳举行朝会,这是为了应对国内外的压力,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接着,描述了太尉裕来到洛阳巡视城池的情况,赞扬了修缮城池的人的贡献,赐予他们衣物和财宝作为奖励。这一部分展现了官员们的辛勤工作和对国家的忠诚。
丁巳和壬戌是两个具体的日期,分别对应着北魏国主嗣和河西王蒙逊的行动。北魏国主嗣访问高柳和回到平城的事件,展示了北魏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及其战略部署。河西王蒙逊进行大赦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同时派遣使者试图引诱对方的将领投降。这些事件不仅揭示了河西王蒙逊的战略意图,也反映出当时政治斗争的复杂性和残酷性。
蒙逊成功攻占建康并设立戍卫,这一事件标志着他在北方的统治取得了重大胜利。这不仅展示了他的军事才能,也反映了当时战争对于国家稳定和发展的影响。
通过《资治通鉴·晋纪四十》的描述,可以清晰地了解晋朝时期的社会状况和政治动态,以及各个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这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也为现代人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