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真至历阳,多所求索,执政每裁量不尽与。义真深怨之,数有不平之言,又表求还都。咨议参军庐江何尚之屡谏,不听。时羡之等已密谋废为庶人,徙新安郡。前吉阳令堂邑张约之上疏曰:“庐陵王少蒙先皇优慈之遇,长受陛下睦受之恩,故在心必言,所怀必亮,容犯臣子之道,致招骄瓷之愆。至于天恣夙成,实有卓然之美,宜在容养,灵善掩瑕,训尽议方,进退以渐。今猥加剥辱,幽徙远郡,上伤陛下常棣之笃,下令远近恇然失图。臣伏思大宋开基造次,根条未繁,宜广树籓戚,敦睦以道。人谁无过,贵能自新;以武皇之爱子,陛下之懿弟,岂可以其一眚,长致沦弃哉!”书奏,以约之为梁州府参军,寻杀之。
夏,四月,甲辰,魏主东巡大宁。
秦王炽磐遣镇南将军吉毘等帅步骑一万,南伐白苟、车孚、崔提、旁为四国,皆降之。
诗句:夏,四月,甲辰,魏主东巡大宁。
译文:夏季,四月,甲辰日,北魏国主向东巡游到大宁。
赏析:这首诗是宋文帝刘裕的《资治通鉴·卷一百二十 · 宋纪二》中的一首诗。诗中描述了梁州府参军张约之上书反对魏主对庐陵王义真进行贬黜并流放新安郡的行为,认为庐陵王是先皇的宠儿,也是陛下的亲弟弟,不应该因为一次错误就长期抛弃他。诗中表达了作者对于国家政治的担忧和对人才的珍视。同时,诗中也反映了作者对于国家大事的关注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