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魏叔孙建攻竺灵秀于湖陆,灵秀大败,死者五千馀人。建还顿城。
己亥,魏主如安定。庚子,还,临平凉,掘堑围之。安慰初附,赦秦、雍之民,赐复七年。夏陇西守将降魏。
辛丑,魏安颉督诸军攻滑台。
河西王蒙逊遣尚书郎宗舒等入贡于魏,魏主与之宴,执崔浩之手以示舒等曰:“汝所闻崔公,此则是也。才略之美,于今无比。朕动止咨之,豫陈成败,若合符契,未尝失也。”
魏以叔孙建都督冀、青等四州诸军事。
魏尚书库结帅骑五千迎秦王暮末。秦卫将军吉毘以为不宜内徙,暮末从之,库结引还。
南安诸羌万馀人叛秦,推安南将军、督八郡诸军事、广宁太守焦遗为主,遗不从,乃劫遗族子长城护军亮为主,帅众攻南安。暮未请救于氐王杨难当,难当遣将军苻南帅骑三千救之,暮末与之合击诸羌。诸羌溃,亮奔还广宁,暮未进军攻之,以手令与焦遗使取亮;十二月遗斩亮者出降,暮末进遗号镇国将军。秦略阳太守弘农杨显以郡降夏。

译文:

  1. 魏叔孙建攻克竺灵秀于湖陆,灵秀大败,死者达五千多人。
  2. 灵秀被俘后,灵秀向北魏求救,宋文帝杨勇派到彦之和王仲德带兵救援,但最终失败,灵秀被杀。
  3. 刘宋兖州刺史竺灵秀放弃须昌,南奔湖陆。叔孙建追击,将其大败,斩首五千多级,然后回到范城驻守。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公元429年(南朝宋文帝元嘉二年)北魏与刘宋之间的一场战争。诗中详细记录了北魏军队在湖陆的军事行动,以及刘宋将领竺灵秀的惨败。诗歌通过丰富的细节和生动的描述,展现了当时战争的激烈程度和双方将领的英勇表现。

诗人开篇便描述了北魏军队在湖陆的行动,“戊戌,魏叔孙建攻竺灵秀于湖陆,灵秀大败,死者五千馀人。”这句话简洁明了地描绘了战争的开始和结果,使读者能够快速了解事件的基本情况。接着,诗人通过对话的形式,展现了竺灵秀向北魏求救的情景,“竺灵秀请救于氐杨难当,杨郎难当遣苻南帅骑三千救之。”这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戏剧性和趣味性,也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在描述战争的过程中,诗人注重细节的描绘,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真实。例如,“竺灵秀弃须昌,向南奔往湖陆,叔孙建追击,将其大败,斩首五千多级”这一句,不仅说明了战争的结果,也展示了竺灵秀的英勇和叔孙建的勇猛。同时,诗人还通过“竺灵秀至军乞救,安颉为郗超所逼,不能内徙”等细节,展现了战局的发展和各方势力的互动。

诗人在描写战争的同时,也关注了人物的心理和情感。如“宋卫将军吉毘谓僧睿曰:‘今日之事,岂复有少差邪?’”这句话不仅反映了当时战争的残酷性,也揭示了士兵们内心的恐惧和焦虑。而“宋略阳太守弘农杨显以郡降夏”则表达了投降者的心理变化和无奈。

这首诗通过对战争的详细描述和对人物的情感刻画,展现了当时南北朝时期战争的残酷和复杂。它不仅是对历史事件的再现,也是对人性、权力和战争本质的深刻反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