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宁太守爨松子反,宁州刺史徐循讨平之。
天门蛮田向求等反,破溇中;荆州刺史衡阳王义季遣行参军曹孙念讨破之。
魏寇谦之言于魏主曰:“今陛下以真君御世,建静轮天宫之法,开古以来,未之有也。应登受符书,以彰圣德。”帝从之。

【译文】

晋宁太守爨松子谋反,被宁州刺史徐循平叛;天门蛮首领田向求等人反叛,被破溪中将领曹孙念平定。

魏寇谦之言于魏主曰:“今陛下以真君御世,建静轮天宫之法,开古以来,未之有也。应登受符书,以彰圣德。”帝从之。

【注释】

资治通鉴:古代史书,由北宋司马光主编,记载了从公元前403年到公元959年的中国历史。

卷一百二十三:资治通鉴的卷数,共123卷。

宋纪五:宋朝的历史。

晋宁太守:官职名,负责一地的治安和治理。

爨松子:人名,可能是叛乱者之一。

宁州刺史:官名,管理某地区的政治事务。

徐循:人名,是当时宁州刺史。

天门蛮:古代南方少数民族,居住在天门一带。

田向求:人名,可能是叛军领袖之一。

破溇中:地名,位于天门一带。

荆州刺史:官名,负责荆州地区的政务。

衡阳王义季:人名,可能是叛乱领导者之一。

行参军:官名,在刺史之下负责军事等具体事宜。

曹孙念:人名,是当时荆州刺史属下的官员。

魏寇谦之:人名,是北魏时期的人物,对朝廷提出建议。

魏主:北魏皇帝。

真君:北魏帝王年号。

静轮天宫:神秘而高远的宫殿。

符书:古代用于封禅、祭祀或赏赐等重要场合的文书。

应登:即“应登科”,指科举考试中榜之人,此处指得到皇帝赏识的人。

【赏析】

此诗记录了一段发生在晋代的历史事件。晋宁太守爨松子和田向求等人发动叛乱,被徐循和曹孙念平定。魏寇谦之向魏国皇帝提出建立静轮天宫的建议,但最终没有获得皇帝的同意。这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局面,以及统治者对于宗教、政治等问题的不同态度和立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