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蠕蠕吴提、吐贺真皆已死,我今北征,先除有足之寇。彼若不从命,来秋当复往取之;以彼无足,故不先讨耳。我往之日,彼作何计,为握堑自守,为筑垣以自障也?我当显然往取扬州,不若彼翳行窃步也。彼来侦谍,我已擒之,复纵还。其人目所尽见,委曲善问之。
“彼前使裴方明取仇池,既得之,疾其勇功,已不能容;有臣如此尚杀之,乌得与我校邪!彼非我敌也。彼常欲与我一交战,我亦不痴,复非苻坚,何时与彼交战?昼则遣骑围绕,夜则离彼百里外宿;吴人正有斫营伎,彼募人以来,不过行五十里,天已明矣。彼募人之首,岂得不为我有哉!
“彼公时旧臣虽老,犹有智策,知今已杀尽,岂非天资我邪!取彼亦不须我兵刃,此有善咒婆罗门,当使鬼缚以来耳。”
侍中、左卫将军江湛迁吏部尚书。湛性公廉,与仆射徐湛之并为上所宠信,时称“江徐”。

资治通鉴·卷一百二十五·宋纪七

蠕蠕吴提、吐贺真皆已死,我今北征,先除有足之寇。彼若不从命,来秋当复往取之;以彼无足,故不先讨耳。我往之日,彼作何计,为握堑自守,为筑垣以自障也?我当显然往取扬州,不若彼翳行窃步也。彼来侦谍,我已擒之,复纵还。其人目所尽见,委曲善问之。

  • 诗句翻译:蠕蠕的吴提和吐贺真都已经去世,我现在北征,首先除掉有实力的敌人。如果他们不听从命令,秋天我将继续进攻。因为他们没有能力,所以我才没有急于攻击。当我过去的时候,他们打算采取什么措施?是坚守防御还是构筑防线?我将毫不犹豫地前往夺取扬州,不如他们悄悄地前进。他们派人侦查消息,我已经擒获,但后来释放了。那个人的眼睛所能看到的,我都详细询问了。

彼前使裴方明取仇池,既得之,疾其勇功,已不能容;有臣如此尚杀之,乌得与我校邪!彼非我敌也。彼常欲与我一交战,我亦不痴,复非苻坚,何时与彼交战?昼则遣骑围绕,夜则离彼百里外宿;吴人正有斫营伎,彼募人以来,不过行五十里,天已明矣。彼募人之首,岂得不为我有哉!

  • 诗句翻译:先前他派裴方明去取仇池,得到后,却因为过于勇猛而对他不满,已经不能容忍这样的臣下存在;有这样的大臣我还杀了他,怎么和我相比呢?他不是一个真正的敌人。他总是想和我交战,但我也不是傻瓜,又不是苻坚,什么时候会和他交战?白天就派骑兵包围他,晚上就离他百里外扎营休息;吴国人正好有拔营的技巧,他招募人来,不过走了五十里路,天已经亮了。他招募的人头,难道不是我的吗?

彼公时旧臣虽老,犹有智策,知今已杀尽,岂非天资我邪!取彼亦不须我兵刃,此有善咒婆罗门,当使鬼缚而来耳。”

  • 诗句翻译:他的那些老朋友虽然年岁很大,仍然很有智慧和策略。知道现在已经杀死了他们,是不是也是天助我呢?获取他们并不需要我的武力或武器。有一个善于念咒的婆罗门,能够用魔法将他们捉拿回来。

侍中、左卫将军江湛迁吏部尚书。湛性公廉,与仆射徐湛之并为上所宠信,时称“江徐”。

  • 诗句翻译:侍中、左卫将军江湛升任吏部尚书。江湛性情廉洁,他和仆射徐湛之一起得到了文帝的宠爱信任,当时被称为“江徐”。

赏析

《资治通鉴》是一部重要的历史文献,记录了自战国到宋朝年间的历史事件。在《宋纪七》中,通过叙述刘宋元嘉二十四年(447年)的一系列军事和政治事件,展现了当时的政治局势和人物性格。例如,对蠕蠕吴提和吐贺真的描述反映了当时南朝对外扩张的军事压力和内部政治斗争的复杂性。同时,通过对朝中高官如江湛的评价,展示了朝廷内部的权力结构和个人品质的重要性。此外,对裴方明取得仇池的叙述不仅揭示了军事战略的成功,也体现了将领的勇气和智慧。这些内容不仅有助于了解历史背景,还能深入理解人物性格及行为动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