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王骏屯五洲,沈庆之自巴水来,咨受军略。三月,乙亥,典签董元嗣自建康至五洲,具言太子杀逆,骏使元嗣以告僚佐。沈庆之密谓腹心曰:“萧斌妇人,其馀将帅,皆易与耳。东宫同恶,不过三十人;此外屈逼,必不为用。今辅顺讨逆,不忧不济也。”
壬午,魏尊保太后为皇太后,追赠祖考,官爵兄弟,皆如外戚。
太子劭分浙江五郡为会州,省扬州,立司隶校尉,以其妃父殷冲为司隶校尉。冲,融之曾孙也。以大将军义恭为太保,荆州刺史南谯王义宣为太尉,始兴王濬为骠骑将军,雍州刺史臧质为丹阳尹,会稽太守随王诞为会州刺史。
劭料检文帝巾箱及江湛家书疏,得王僧绰所启飨士并前代故事,甲申,收僧绰,杀之。僧绰弟僧虔为司徒左西属,所亲咸劝之逃,僧虔泣曰:“吾兄奉国以忠贞,抚我以慈爱,今日之事,苦不见及耳;若得同归九泉,犹羽化也。”劭因诬北第诸王侯,云与僧绰谋反,杀长沙悼王瑾、瑾弟临川哀王烨、桂阳孝侯觊、新渝怀侯玠,皆劭素所恶也。瑾义欣之子;义华,义庆之子;玠,义庆之弟子也。
诗句:资治通鉴·卷一百二十七·宋纪九
译文:在三月,乙亥这一天,典签董元嗣从建康来到五洲,详细地报告了太子杀了逆贼的情况,武陵王骏让董元嗣把情况告诉下属官员。沈庆之私下对心腹人说:“萧斌是女人,其他的将领都容易对付。东宫的同谋者,不超过三十人,其余被迫屈从的人,一定不会为他们所用。如今我们顺从正义讨伐叛逆,没有不成功的道理。”
注释:资治通鉴是宋朝时期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历史记录,其中包含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和记载。卷一百二十七是指这本书中第127卷的内容。宋纪九是指这本书中的第九卷的内容。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武陵王骏在五洲屯兵,而沈庆之自巴水而来,向其咨询军事策略。沈庆之通过观察形势,分析了太子杀逆的原因,以及他的同谋者的数量。他预言东宫的同党最多只有三十人,其余被逼迫的将领一定会不为所用。最后他表达了自己的决心,认为顺从正义去讨伐叛逆,没有什么困难是不可以克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