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卯,魏主如阴山。
雍州所统多侨郡县,刺史王玄谟上言:“侨郡县无有境土,新旧错乱,租课不时,请皆土断。”秋,七月,辛未,诏并雍州三郡十六县为一郡。郡县流民不愿属籍,讹言玄谟欲反。时柳元景宗强,群从多为雍部二千石,乘声皆欲讨玄谟。玄谟令内外晏然以解众惑,驰使启上,具陈本末。上知其虚,遣主书吴喜抚慰之,且报曰:“七十老公,反欲何求!君臣之际,足以相保,聊复为笑,伸卿眉头耳。”玄谟性严,未尝妄笑,故上以此戏之。
八月,己亥,魏主还平城。
甲辰,徙司空、南徐州刺史竟陵王诞为南兗州刺史,以太子詹事刘延孙为南徐州刺史。初,高祖遗诏,以京口要地,去建康密迩,自非宗室近亲,不得居之。延孙之先虽与高祖同源,而高祖属彭城,延孙属莒县,从来不序昭穆。上既命延孙镇京口,仍诏与延孙合族,使诸王皆序长幼。

《资治通鉴》是中国古代的一部编年体史书,由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这部书涵盖了从战国到五代十国的整个历史时期,共分为二百卷,历时19年完成。以下是对《资治通鉴·卷一百二十八·宋纪十》的逐句释义、译文、关键词注释以及赏析的详细解析:

  1. 诗句释义:癸卯,魏主如阴山。
  • 癸卯:指农历十二日。
  • 魏主:指北魏的皇帝拓跋焘。
  • 如阴山:去阴山打猎或巡视。
  1. 译文:孝文帝拓跋焘(癸卯)前往阴山狩猎。

  2. 关键词注释

  • 资治通鉴:这是一部古代中国的编年体史书,记录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事件。
  • 卷一百二十八:指的是《资治通鉴》中的第一百二十八卷。
  • 宋纪十:这是《资治通鉴》中关于宋朝第十篇的内容。
  1. 赏析
  • 这首诗描绘了孝文帝拓跋焘的一次行动,展现了他的军事活动和对外政策。
  • 诗歌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场景描绘,使读者能够清晰地感受到当时的氛围和场景。
  • 诗歌的用词简洁明了,没有过多的修饰,但每一个词汇都经过精心挑选,体现了作者高超的语言表达能力。
  • 这首诗不仅是对历史事件的记述,也是对孝文帝形象的一种塑造,通过诗的形式,让读者对他的形象有更直观的认识。

通过对《资治通鉴·卷一百二十八·宋纪十》的逐句解读,不仅能够了解宋代的政治背景,还可以欣赏到古代文学的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