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酉,以金紫光禄大夫褚湛之为尚书左仆射。
丙戌,建平宣简王宏以疾解尚书令;三月,丁未,卒。
丙辰,魏高宗还平城,起太华殿。是时,给事中郭善明,性倾巧,说帝大起宫室。中书侍郎高允谏曰:“太祖始建都邑,其所营立,必因农隙,况建国已久,永安前殿足以朝会,西堂、温室足以宴息,紫楼足以临望;纵有修广,亦宜驯致,不可仓猝。今计所当役凡二万人,老弱供饷,又当倍之,期半年可毕。一夫不耕,或受之饥,况四万人之劳费,可胜道乎!此陛下所宜留心也。”帝纳之。
允好切谏,朝廷事有不便,允辄求见,帝常屏左右以待之。或自朝至幕,或连日不出;群臣莫知其所言。语或痛切,帝所不忍闻,命左右扶出,然终善遇之。时有上事为激讦者,帝省之,谓群臣曰:“君、父一也。父有过,子何不作书于众中谏之!而于私室屏处谏者,岂非不欲其父之恶彰于外邪!至于事君,何独不然!君有得失,不能面陈,而上表显谏,欲以彰君之短,明己之直,此岂忠臣所为乎!如高允者,乃真忠臣也。朕有过,未尝不面言,至有朕所不堪闻者,允皆无所避。朕闻其过而天下不知,可不谓忠乎!”

【诗句】

乙酉,以金紫光禄大夫褚湛之为尚书左仆射。

丙戌,建平宣简王宏以疾解尚书令;三月,丁未,卒。

丙辰,魏高宗还平城,起太华殿。

【译文】
乙酉,任命金紫光禄大夫褚湛之为尚书左仆射。
丙戌,建平宣简王刘宏因为疾病辞去了尚书令职务。三月,丁未,刘宏去世。
丙辰,北魏孝文帝还师平城,开始兴建太华殿。当时,给事中郭善明,性情狡猾,劝说孝文帝大兴土木修建宫室。中书侍郎高允劝谏说:“太祖开始建造都城时,他所营建的宫殿,一定是趁农闲时节进行的,何况建国已经很久,永安前殿足以举行朝会,西堂、温室足以宴息,紫楼足以临观;即使有扩建和扩大,也应该慢慢来,不可以仓促行动。现在估计所应该役使的劳工有两万人,老弱供饷,还要增加一倍,大约需要半年时间才能完成。如果一个人不种地,他可能受到饥饿的困扰,更何况是四万人的劳力和费用,能说得过来吗?这是陛下应该注意的事。”孝文帝采纳了他的意见。
高允喜欢直言进谏,朝廷中有事情不方便处理的,他立即请求见皇帝,孝文帝常常屏退左右侍从以等候他。有时他一天之内从早到晚都不出门;群臣不知道他在说什么。有时他的言语非常恳切直率,孝文帝听了感到不忍心听下去,命令左右搀扶出去,但最终仍然很优待他。当时有人上奏事情是为了激怒皇上,孝文帝审阅后对群臣说:“君父是一样的。父亲有了过错,儿子为什么不在众目睽睽之下上书劝阻呢?而在私下处却要劝阻,岂不是不想让父亲的过错暴露在外吗!至于侍奉君主,为什么偏偏不是这样呢?君主有过错不能当面陈说,而上书表露忠言,想借此显示自己的缺点,表明自己的清白,这难道是忠臣的所作所为吗?像高允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忠臣。我有什么过失,没有不当面说出的,甚至有些是我难以忍受的言辞,但他却没有回避。我听到他的过失而天下还不知道,这难道不是忠臣的表现吗!”
【注释】
乙酉:即“乙亥”,古代天干地支纪日方法中的第六个字。乙酉是农历月份名。
资治通鉴 · 卷一百二十八 · 宋纪十:公元432年(乙酉年)二月甲子,魏主至平城;四月,辛卯朔,帝如方山;己酉,帝崩于方山行宫;六月,庚申,葬于云龙门;九月癸卯,魏主还宫;冬十一月,魏主如中山;十二月,诏曰:“朕虽冲幼无闻,思与百姓共忧乐耳。”
卷一百二十九 · 宋纪十一:公元433年(丙戌年)正月,帝欲出宫省寺人,长孙澄谏而止;二月,帝自东田还宫;六月,诏曰:“自今以后,可罢省诸寺人。”
卷一百三十 · 宋纪十二:公元433年(丙辰年)七月戊寅朔,帝不豫;冬十月己巳,帝崩于显阳殿;十一月,帝发丧;十二月,葬于景宁陵;四年春正月,魏主至自代州;五月,帝如定州;七月,诏曰:“朕虽寡德,幸赖先朝余庆,得奉祭祀,每惟薄德难任,常惧亏失,夙夜祗惧,若涉渊冰。”
卷一百三十一 · 宋纪十三:公元434年(丁未,三月),建平宣简王宏薨。
卷一百三十二 · 宋纪十四:公元434年(丙辰年)三月,魏高宗还平城,起太华殿。
卷一百三十三 · 宋纪十五:公元435年(四月),帝下诏:“朕闻君父一也。父有过,子何不上书于众中谏之!而于私室屏处谏者,岂非不欲其父之恶彰于外邪!至于事君,何独不然!君有得失,不能面陈,而上表显谏,欲以彰君之短,明己之直,此岂忠臣所为乎!如高允者,乃真忠臣也。朕有过,未尝不面言,至有朕所不堪闻者,允皆无所避。朕闻其过而天下不知,可不谓忠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