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强圉协洽,尽上章阉茂,凡四年。
太宗明皇帝中泰始三年(丁未,公元四六七年)
春,正月,张永等弃城夜遁。会天大雪,泗水冰合,永等弃船步走,士卒冻死者太半,手足断者什七八。尉元邀其前,薛安都乘其后,大破永等于吕梁之东,死者以万数,枕尸六十馀里,委弃军资器械不可胜计;永足指亦堕,与沈攸之仅以身免,梁、南秦二州刺史垣恭祖等为魏所虏。上闻之,召蔡兴宗,以败书示之,曰:“我愧卿甚!”永降号左将军;攸之免官,以贞阳公领职还屯淮阴。由是失淮北四州及豫州淮西之地。
裴子野论曰:昔齐桓矜于葵丘而九国叛,曹公不礼张松而天下分。一失毫厘,其差远矣。太宗之初,威令所被,不满百里,卒有离心,士无固色,而能开诚心,布款实,莫不感恩服德,致命效死,故西摧北荡,寓内褰开。既而六军献捷,方隅束手,天子欲贾其馀威,师出无名,长淮以北,倏忽为戎。惜乎!若以向之虚怀,不骄不伐,则三叛奚为而起哉!高祖虮虱生介胄,经启疆场;后之子孙,日蹙百里。播获堂构,岂云易哉!魏尉元以彭城兵荒之后,公私困竭,请发冀、相、济、兗四州粟,取张永所弃船九百艘,沿清运载,以赈新民;魏朝从之。

《资治通鉴》是由司马光主编,由胡安国、刘恕等编撰的历史著作。它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是中国古代史学的巅峰之作。下面将详细解析该诗:

  1. 诗句原文及翻译
  • 资治通鉴·卷一百三十二·宋纪十四
  • 起强圉协洽,尽上章阉茂,凡四年。
  • 译文:从强围协和到上章阉茂结束,共历时四年。
  1. 诗句注释
  • 强圉协洽:指宋朝开始的一段安定时期。
  • 上章阉茂:指的是宋文帝刘义隆在位的后期。
  • 四年:具体是指从泰始三年(丁未,公元四六七年)春开始计算,到上章阉茂结束的四年时间。
  1. 赏析
  • 这首诗反映了宋朝初期的政治动荡和历史变迁。通过描述从强围协和到上章阉茂的四年历史,展示了宋朝从建立到发展的整个过程。
  • 诗歌中运用了丰富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如张永等人的弃城夜遁,以及北魏对宋朝的侵略等,展现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和政治局势的复杂性。
  • 诗中的“太宗明皇帝中泰始三年”指明了诗歌的时间背景,为理解整首诗提供了重要线索。

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资治通鉴》的内容及其反映的历史变迁和社会状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