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午,魏主如阴山。戊辰,尊帝母陈贵妃为皇太妃,更以诸国太妃为太姬。
右军将军王道隆以蔡兴宗强直,不欲使居上流,闰月,甲辰,以兴宗为中书监;更以沈攸之为都督荆、襄等八州诸军事、荆州刺史。兴宗辞中书监不拜。王道隆每诣兴宗,蹑履到前,不敢就席,良久去,竟不呼坐。
沈攸之自以才略过人,自至夏口以来,阴蓄异志;及徙荆州,择郢州士马、器仗精者,多以自随。到官,以讨蛮为名,大发兵力,招聚才勇,部勒严整,常如敌至。重赋敛以缮器甲,旧应供台者皆割留之,养马至二千馀匹,治战舰近千艘,仓廪、府库莫不充积。士子、商旅过荆州者,多为所羁留;四方亡命归之者,皆蔽匿拥护;所部或有逃亡,无远近穷追,必得而止。举错专恣,不复承用符敕,朝廷疑而惮之。为政刻暴,或鞭挞士大夫;上佐以下,面加詈辱。然吏事精明,人不敢欺,境内盗贼屏息,夜户不闭。
【译文】
戊午,北魏国主拓跋焘到阴山。戊辰,尊称皇帝的母亲陈贵妃为皇太妃,改封各国的太妃为太姬。
右军将军王道隆因为蔡兴宗刚正不阿,不想让他处在朝廷高位上,闰月,甲辰,任命蔡兴宗为中书监;改任沈攸之为都督荆、襄等八州诸军事、荆州牧。蔡兴宗辞让中书监的官职不接受。王道隆每次去拜见蔡兴宗,总是蹑手蹑脚地走到前面,不敢就坐,过了很久才离开,竟然没有呼唤蔡兴宗坐下。
沈攸之自恃才能和谋略超过别人,自己到达夏口以来,暗地里怀有异心;等到调任荆州后,挑选郢州的兵马、器仗精良的,多带在身边。到任后,以征讨蛮族为名,大力扩充兵力,招抚聚集英才壮士,军队纪律严明,常如敌人来临。多次征收赋税来修理兵器盔甲,原来应该供应台省的物资都被割留下来,养马到两千多匹,修制战船近千艘,仓库、府库无不充实。士人、商人路过荆州的,大多被他所拘留;四方逃亡的人归依于他的,他都掩护保护;部队中有的逃跑了,不论远近一律穷追到底,一定要抓到为止。处理政事专断恣肆,不再接受皇帝的命令;朝廷对他产生了疑虑并畏惧他。他执政时苛刻暴虐,有时鞭打士大夫;高级官吏以下,当面辱骂羞辱他们。然而吏治精明干练,人们不敢欺骗,境内盗贼隐匿无踪,夜里门户不关。
【注释】
资治通鉴(又称《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所主编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写起,到五代时期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征淮南停笔,涵盖十六国至五代时期的1362年历史。全书294卷,按年月日的顺序记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
卷一百三十三 · 宋纪十五:宋文帝元嘉二十六年(公元440年),魏主拓跋焘亲自率兵前往阴山。这一年四月,宋文帝下令尊陈太后为皇太后,又把其他各国的太后也尊为太妃。八月,右军将军王道隆因不满蔡兴宗的为人而将他免官。十月,晋安王子懋被立为皇太子。
十一月,宋文帝下诏,命令各郡县长官在辖区内广收钱财,以便增加国库的收入。同时要求各级官吏加强管理,保证国家税收收入的增长。
十二月,宋文帝下诏,命令各路将领和地方官员加强对士兵的训练,提高战斗力。
二年春正月,宋文帝下诏,命各州郡长官加强农业生产,扩大耕地面积。
三月,刘义康派使者向宋文帝进贡土特产。
四月,宋文帝下诏,命令各地官府加强对百姓的管理。
五月,宋文帝下令加强水陆交通设施的建设,使南方与北方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
七月,宋文帝下诏,命令各州郡长官加强对少数民族的管理,加强对边远地区的控制。
八月,宋文帝派使臣出使北魏。
九月,宋文帝派使臣到南凉国进行访问。
十月,宋文帝下诏,命令各州郡长官加强对商业贸易的管理。
十一月,宋文帝下诏,命各州郡长官加强对水利建设的投入。
宋文帝下诏,命令各州郡长官加强对农业生产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