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主以平城地寒,六月雨雪,风沙常起,将迁都洛阳;恐群臣不从,乃议大举伐齐,欲以胁众。斋于明堂左个,使太常卿王谌筮之,遇“革”,帝曰:“‘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吉孰大焉!”群臣莫敢言。尚书任城王澄曰:“陛下弈叶重光,帝有中土;今出师以征未服,而得汤、武革命之象,未为全吉也。”帝厉声曰:“繇云:‘大人虎变’,何言不吉!”澄曰:“陛下龙兴已久,何得今乃虎变!”帝作色曰:“社稷我之社稷,任城欲沮众邪!”澄曰:“社稷虽为陛下之有,臣为社稷之臣,安可知危而不言!”帝久之乃解,曰:“各言其志,夫亦何伤!”
既还宫,召澄入见,逆谓之曰:“向者《革卦》,今当更与卿论之。明堂之忿,恐人人竞言,沮我大计,故以声色怖文武耳。想识朕意。”因屏人,谓澄曰:“今日之举,诚为不易。但国家兴自朔土,徙居平城;此乃用武之地,非可文治。今将移风易俗,其道诚难,朕欲因此迁宅中原,卿以为何如?”澄曰:“陛下欲卜宅中土,以经略四海,此周、汉之所以兴隆也。”帝曰:“北人习常恋故,必将惊扰,奈何?”澄曰:“非常之事,故非常人之所及。陛下断自圣心,彼亦何所能为!”帝曰;“任城,吾之子房也!”
资治通鉴·卷一百三十八 · 齐纪四
魏主平城地寒,六月雨雪,风沙常起。将迁都洛阳,恐群臣不从,乃议大举伐齐,欲以胁众。于明堂左个斋,太常卿王谌筮之,遇“革”,帝曰:“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群臣莫敢言。尚书任城王澄曰:“陛下弈叶重光,帝有中土;今出师以征未服,而得汤、武革命之象,未为全吉也。”澄曰:“社稷虽为陛下有,臣为社稷之臣,安可知危而不言!”帝久之乃解,曰:“各言其志,夫亦何伤!”
既还宫后召见澄,谓曰:“向者《革卦》,今当更与卿论之。明堂之忿,恐人人竞言,沮我大计,故以声色怖文武耳。想识朕意。”因屏人对澄曰:“今日之举,诚不易。但国家兴自朔土,徙居平城;此乃用武之地。非可文治。今将移风易俗,其道诚难。朕欲因此迁宅中原,卿以为何如?”澄曰:“陛下欲卜宅中土,以经略四海,此周、汉之所以兴隆也。”帝曰:“北人习常恋故,必将惊扰,奈何?”澄曰:“非常之事,故非常人之所及。陛下断自圣心,彼亦何所能为!”帝曰:“任城,吾之子房也!”
注释:
- 《革卦》:指六十四卦中的“革”卦,代表变革之意。
- 周、汉:古代两个朝代名,这里用以形容国家的兴旺发达。
- 任城王澄:《资治通鉴》中提到的人物,曾任尚书任城王。
- 子房:即张良,汉代著名的谋士和政治家,曾助刘邦建立西汉王朝。
赏析:
这首诗是关于北魏皇帝拓跋焘(昭阳作噩)的一段记录,他决定迁都洛阳,并计划北伐齐国。诗中详细描述了拓跋焘的决策过程、群臣的反应以及他对此事的态度。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了解到北魏时期的政治局势和国家大事。同时,诗中的语言简练有力,情感深沉,展示了拓跋焘的威严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