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丙戌,命作河桥,欲以济师。秘书监卢渊上表,以为:“前世承平之主,未尝亲御六军,决胜行陈之间;岂非胜之不足为武,不胜有亏威望乎!昔魏武以弊卒一万破袁绍,谢玄以步兵三千摧苻秦,胜负之变,决于须臾,不在众寡也。”诏报曰:“承平之主,所以不亲戎事者,或以同轨无敌,或以懦劣偷安。今谓之同轨则未然,比之懦劣则可耻,必若王者不当亲戎,则先王制革辂,何所施也?魏武之胜,盖由仗顺,苻氏之败,亦由失政;岂寡必能胜众,弱必能制强邪!”丁未,魏主讲武,命尚书李冲典武选。
建康僧法智与徐州民周盘龙等作乱,夜,攻徐州城,入之;刺史王玄邈讨诛之。
秋,七月,癸丑,魏立皇子恂为太子。
戊午,魏中外戒严,发露布及移书,称当南伐。诏发扬、徐州民丁,广设召募以备之。

资治通鉴·卷一百三十八 · 齐纪四

六月,丙戌,命作河桥,欲以济师。秘书监卢渊上表,以为:“前世承平之主,未尝亲御六军,决胜行陈之间;岂非胜之不足为武,不胜有亏威望乎!昔魏武以弊卒一万破袁绍,谢玄以步兵三千摧苻秦,胜负之变,决于须臾,不在众寡也。”诏报曰:“承平之主,所以不亲戎事者,或以同轨无敌,或以懦劣偷安。今谓之同轨则未然,比之懦劣则可耻,必若王者不当亲戎,则先王制革辂,何所施也?魏武之胜,盖由仗顺,苻氏之败,亦由失政;岂寡必能胜众,弱必能制强邪!”丁未,魏主讲武,命尚书李冲典武选。

建康僧法智与徐州民周盘龙等作乱,夜,攻徐州城,入之;刺史王玄邈讨诛之。

秋,七月,癸丑,魏立皇子恂为太子。戊午,魏中外戒严,发露布及移书,称当南伐。诏发扬、徐州民丁,广设召募以备之。

赏析:

《资治通鉴·卷一百三十八·齐纪四》是司马光编撰的一部历史著作,记录了南北朝时期南朝齐的武帝永明十一年(公元493年)的事件。在这一年里,孝文帝进行了重要的军事和政治活动,包括建造黄河桥准备出征,以及在国内外发生的多起重要事件。

六月,孝文帝下令建造黄河上的桥,这是一项关键的决策,旨在确保他的军队能够顺利渡河并继续他的军事行动。同时,秘书监卢渊对此事提出了警告性意见,认为如果皇帝亲自参与战斗可能会损害其威望。这一观点后来被证实具有前瞻性和现实意义。

同年八月,北魏国内也发生了政变,由僧法智和徐州的平民发动,他们一度攻占了该城的城墙。然而,由于得到了朝廷的迅速响应和有效的军事支持,这些叛乱最终被成功平定。

在秋季七月,北魏宣布立皇子为太子,显示了皇室内部的政治稳定性和对继承权的慎重处理。

《资治通鉴·卷一百三十八·齐纪四》不仅记载了当时的军事和政治动态,还反映了古代中国社会在面对内外威胁时的复杂性和应对策略。通过这些事件,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及其对现代的影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