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少养于子良妃袁氏,慈爱甚著。及王融有谋,遂深忌子良。大行出太极殿,子良居中书省,帝使虎贲中郎将潘敞领二百人仗屯太极西阶以防之。既成服,诸王皆出,子良乞停至山陵,不许。
壬午,称遗诏,以武陵王晔为卫将军,与征南大将军陈显达并开府仪同三司;尚书左仆射、西昌侯鸾为尚书令;太孙詹事沈文季为护军。癸未,以竟陵王子良为太傅;蠲除三调及众逋,省御府及无用池田、邸治。减关市征税。
先是,蠲原之诏,多无事实,督责如故。是时西昌侯鸾知政,恩信两行,众皆悦之。
魏山阳景桓公尉元卒。
魏主使录尚书事广陵王羽持节安抚六镇,发其突骑。丁亥,魏主辞永固陵;己丑,发平城,南伐,步骑三十馀万;使太尉丕与广陵王羽留守平城,并加使持节。羽曰:“太尉宜专节度,臣正可为副。”魏主曰:“老者之智,少者之决,汝无辞也。”以河南王干为车骑大将军、都督关右诸军事,又以司空穆亮、安南将军卢渊、平南将军薛胤皆为干副,众合七万出子午谷。胤,辩之曾孙也。

资治通鉴 · 卷一百三十八 · 齐纪四

春,正月

(公元493年)

以骠骑大将军王敬则为司空,镇军大将军陈显达为江州刺史。

译文:昭阳作噩,一年。

世祖武皇帝下永明十一年(癸酉,公元四九三年)

春,正月,以骠骑大将军王敬则为司空,镇军大将军陈显达为江州刺史。

赏析:

《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史书,记载了从战国至五代的历史事件。此卷主要记录了南北朝时期的齐明帝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文中提到的“昭阳作噩”,指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蛰”。在这个时节,万物复苏,大地回春。同时,“昭阳”也是指春季的阳光,象征着新的开始和希望。

在这段历史中,我们看到齐明帝任命骠骑大将军王敬则为司空,表明他对王敬则的信任和依赖;而任命镇军大将军陈显达为江州刺史则是因为他的军事才能和地位。这两位大臣的任命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中具有重要意义,他们的决策和行动直接影响了国家的政治稳定和发展。

文中还提到了其他几位重要的人物和事件,如陈显达被任为江州刺史、骠骑大将军王敬则为司空等。这些人物和事件共同构成了这一时期的历史画卷,展现了当时的政治格局和社会风貌。

通过对《资治通鉴》的阅读和研究,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古代的历史和文化,从而更好地认识和传承我们的文化遗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