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忠以司勋员外郎崔圆为剑南留后,征魏郡太守吉温为御史中丞,充京畿、关内采访等使。温诣范阳辞安禄山,禄山令其子庆绪送至境,为温控马出驿数十步。温至长安,凡朝廷动静,辄报禄山,信宿而达。
十二月,杨国忠欲收人望,建议:“文部选人,无问贤不肖,选深者留之,依资据阙注官。”滞淹者翕然称之。国忠凡所施置,皆曲徇时人所欲,故颇得众誉。
甲申,以平卢兵马使史思明兼北平太守,充卢龙军使。
丁亥,上还宫。
丁酉,以安西行军司马封常清为安西四镇节度使。
哥舒翰素与安禄山、安思顺不协,上常和解之,使为兄弟。是冬,三人俱入朝,上使高力士宴之于城东。禄山谓翰曰:“我父胡,母突厥,公父突厥,母胡,族类颇同,何得不相亲?”翰曰:‘古人云:狐向窟嗥不祥,为其忘本故也。兄苟见亲,翰敢不尽心!”禄山以为讥其胡也,大怒,骂翰曰:“突厥敢尔!”翰欲应之,力士目翰,翰乃止,阳醉而散,自是为怨愈深。
资治通鉴
卷二百一十六·唐纪三十二 唐玄宗天宝六年丁亥
国忠以司勋员外郎崔圆为剑南留后,征魏郡太守吉温为御史中丞,充京畿、关内采访等使。温诣范阳辞安禄山,禄山令其子庆绪送至境,为温控马出驿数十步。温至长安,凡朝廷动静,辄报禄山,信宿而达。
十二月,杨国忠欲收人望,建议:“文部选人,无问贤不肖,选深者留之,依资据阙注官。”滞淹者翕然称之。国忠凡所施置,皆曲徇时人所欲,故颇得众誉。
甲申,以平卢兵马使史思明兼北平太守,充卢龙军使。
丁亥,上还宫。
丁酉,以安西行军司马封常清为安西四镇节度使。
哥舒翰素与安禄山、安思顺不协,上常和解之,使为兄弟。是冬,三人俱入朝,上使高力士宴之于城东。禄山谓翰曰:“我父胡,母突厥,公父突厥,母胡,族类颇同,何得不相亲?”翰曰:‘古人云:狐向窟嗥不祥,为其忘本故也。兄苟见亲,翰敢不尽心!”禄山以为讥其胡也,大怒,骂翰曰:“突厥敢尔!”翰欲应之,力士目翰,翰乃止,阳醉而散,自是为怨愈深。
译文:
在这一年(天宝六载,即公元747年),国忠被任命为剑南留后,他征召魏郡太守吉温担任御史中丞,负责京畿和关内的采访等职务。吉温前往范阳辞别安禄山,安禄山让他的儿子庆绪将吉温送到边境。当吉温到达驿站时,安禄山命他控马走出几十步。到达长安之后,吉温总是向安禄山报告朝廷的动静,消息往往能在第二天传达给安禄山。
十二月,杨国忠为了获得民心,提出“文部选人,无论贤愚,选择资历深厚的留下,根据他们的资格空缺来任命官员。”那些被压抑很久的人纷纷称赞他的政策。杨国忠所做的一切政策都迎合了时代人们的需要,因此获得了大众的赞誉。
甲申日,任命平卢兵马使史思明兼任北平太守,负责卢龙军的事务。
丁亥日,玄宗返回宫中。
丁酉日,任命安西行军司马封常清为安西四镇节度使。
哥舒翰一向与安禄山、安思顺不和,玄宗经常调解他们之间的矛盾,让两人如同兄弟一般相处。这年的冬天,三人一同进入朝堂,玄宗派高力士在城东设宴招待他们。安禄山对哥舒翰说:“我的爸爸是胡人,妈妈是突厥人,你爸爸也是突厥人,妈妈也是胡人,我们的血缘相近,为什么不能相亲呢?”哥舒翰回答说:“古人说过:狐狸朝向它的洞穴吼叫是不吉利的,这是因为它忘记了自己的根本才这样。如果我见到你的亲近就不敢不尽心尽力!”安禄山认为这话是在指责自己的胡人身份,非常生气,大声斥责道:“突厥人怎么敢这样说!”哥舒翰想要回答,高力士示意哥舒翰停止,哥舒翰只好假装喝醉酒然后离开宴会,自那以后两人的怨恨越来越深。
赏析:
这段历史记载了唐朝中期的政治动荡和社会状况。首先,通过杨国忠的人事安排可以看出他对皇帝的影响以及他如何利用政治手段巩固自己的地位。接着是对一些重要人物的评价,如史思明和封常清的任命及其影响。最后,描绘了哥舒翰与安禄山之间复杂的关系以及他们之间的冲突。这些事件不仅展示了当时的政治斗争,还反映了唐朝社会的多样性和文化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