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绪以尹子奇为汴州刺史、河南节度使。甲戌,子奇以归、檀及同罗、奚兵十三万趣睢阳。许远告急于张巡,巡自宁陵引兵入睢阳。巡有兵三千人,与远兵合六千八百人。贼悉众逼城,巡督励将士,昼夜苦战,或一日至二十合;凡十六日,擒贼将六十馀人,杀士卒二万馀,众气自倍。远谓巡曰:“远懦,不习兵,公智勇兼济,远请为公守,请公为远战。”自是之后,远但调军粮,修战具,居中应接而已,战斗筹画一出于巡。贼遂夜遁。郭子仪以河东居两京之间,扼贼要冲,得河东则两京可图。时贼将崔乾祐守河东,丁丑,子仪潜遣人入河东,与唐官陷贼者谋,俟官军至,为内应。
初,平卢节度使刘正臣自范阳败归,安东都护王玄志鸩杀之。禄山以其党徐归道为平卢节度使,玄志复与平卢将侯希逸袭杀之;又遣兵马使董秦将兵以苇筏度海,与大将田神功击平原、乐安,下之。防河招讨使李铣承制以秦为平原太守。
诗句翻译:
安庆绪任命尹子奇为汴州刺史、河南节度使。甲戌(二十五日),尹子奇率领归州、檀州以及同罗、奚人部兵共十三万来进攻睢阳。许远向张巡求授,张巡即率兵从宁陵进入睢阳。张巡有兵三千人,与许远合兵共六千八百人。叛军全力攻城,张巡亲自督战,勉励将士,昼夜与叛军苦战,有时一天交战二十多次,共激战十六日,俘虏叛军将领六十多人,杀死叛军士卒两万多,士气大振。许远对张巡说:“我性情懦弱,不懂得军事,你智勇双全,请让我为你坚守,你代我指挥作战。”从此以后,许远只调集军粮,修理作战器具,在军中处理杂事接应而已,作战指挥权都交给了张巡。叛军攻城不下,乘夜退去。译文:庆绪任命尹子奇为汴州刺史兼河南节度使。甲戌(二十五日),尹子奇率领归州、檀州以及同罗、奚人部兵共十三万来进攻睢阳。许远向张巡求援,张巡从宁陵率兵攻入睢阳。张巡拥有士兵三千人,与许远会合成六千八百人。敌人率领全部士兵逼近睢阳城,张巡督促鼓励将士,日夜苦战。共过了十六天,擒获六十多名叛军将领,杀死二万多士兵,士气倍增。尹子奇又率领军队围攻睢阳。张巡对将士们说:“我蒙受国恩,所坚守的是为正义而死罢了。 只是念诸君捐躯,以身肥沃了野草,得到的赏赐不能回报功勋,因此痛心罢了。 ”将士们皆激励请奋战。张巡于是杀牛犒劳士兵,所有人都出战。敌人望见张巡的士兵很少,因而嘲笑他们。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唐朝末年安史之乱中,张巡和许远在睢阳城下抵抗叛军的艰苦斗争。诗中展现了张巡和许远的智慧、勇气和决心,以及他们与士兵们共同战斗的情景。诗中的语言简洁明了,情感深沉而真挚。通过具体的战争场景和人物描写,展现了战争的残酷性和人性的伟大。同时,也揭示了战争中的人性弱点和道德困境,引发了对和平和正义的思考。这首诗以其深刻的内涵和生动的画面,成为了中国诗歌史上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