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辰,捷书至凤翔,百寮入贺。上涕泗交颐,即日,遣中使啖庭瑶入蜀奏上皇,命左仆射裴冕入京师,告郊庙及宣慰百姓。

上以骏马召李泌于长安。既至,上曰:“朕已表请上皇东归,朕当还东宫复修人子之职。”泌曰:“表可追乎?”上曰:“已远矣。”泌曰:“上皇不来矣。”上惊,问故。泌曰:“理势自然”。上曰:“为之奈何?”泌曰:“今请更为群臣贺表,言自马嵬请留,灵武劝进,及今成功,圣上思恋晨昏,请速还京以就孝养之意,则可矣。”上即使泌草表。上读之,泣曰:“朕始以至诚愿归万机。今闻先生之言,乃寤其失。”立命中使奉表入蜀,因就泌饮酒,同榻而寝。而李辅国请取契钥付泌,泌请使辅国掌之;上许之。

泌曰:“臣今报德足矣,复为闲人,何乐如之!”上曰:“朕与先生累年同忧患,今方相同娱乐,奈何遽欲去乎!”泌曰:“臣有五不可留,愿陛下听臣去,免臣于死。”上曰:“何谓也?”对曰:“臣遇陛下太早,陛下任臣太重,宠臣太深,臣功太高,迹太奇,此其所以不可留也。”上曰:“且眠矣,异日议之。”对曰:“陛下今就臣榻卧,犹不得请,况异日香案之前乎!陛下不听臣去,是杀臣也。”上曰:“不意卿疑朕如此,岂有如朕而办杀卿邪!是直以朕为句践也!”对曰:“陛下不办杀臣,故臣求归;若其既办,臣安得复言!且杀臣者,非陛下也,乃‘五不可’也。陛下向日待臣如此,臣于事犹有不敢言者,况天下既安,臣敢言乎!”

诗句:

资治通鉴 · 卷二百二十 · 唐纪三十六    
甲辰,捷书至凤翔,百寮入贺。上涕泗交颐,即日,遣中使啖庭瑶入蜀奏上皇,命左仆射裴冕入京师,告郊庙及宣慰百姓。    

译文:
在《资治通鉴》中,记载了唐玄宗在甲辰日收到前线传来的捷报时,整个朝廷都来庆祝这一胜利。皇帝感动得热泪盈眶,随即派遣使者带信给李泌,希望他能回长安继续担任自己的职责。

诗句:

上以骏马召李泌于长安。既至,上曰:“朕已表请上皇东归,朕当还东宫复修人子之职。”泌曰:“表可追乎?”上曰:“已远矣。”泌曰:“上皇不来矣。”上惊,问故。泌曰:“理势自然”。上曰:“为之奈何?”泌曰:“今请更为群臣贺表,言自马嵬请留,灵武劝进,及今成功,圣上思恋晨昏,请速还京以就孝养之意,则可矣。”上即命泌草表。上读之,泣曰:“朕始以至诚愿归万机。今闻先生之言,乃寤其失。”立命中使奉表入蜀,因就泌饮酒,同榻而寝。    

译文:
唐玄宗用快马把李泌从长安召回来。李泌到达长安后,唐玄宗说:“我已经上表请求玄宗陛下东归,我应当回到东宫继续做儿子的职责。”李泌问道:“可以追表吗?”唐玄宗回答:“已经太晚了。”李泌说道:“玄宗陛下不会来了。”唐玄宗非常惊讶,询问原因。李泌解释说:“按照道理和情势来说,玄宗陛下是不会来了。”唐玄宗问:“那该怎么办呢?”李泌说:“现在我请为群臣撰写一篇贺表,说明自从马嵬坡请求留下,灵武劝进,到现在的成功,皇上思念着日夜,请求您快点回到京城去尽孝道,这样就行了。”唐玄宗立即命令李泌起草这份贺表。唐玄宗读完后流下了眼泪说:“我一开始以最真诚的心希望回归政务。现在听到先生的话,才恍然大悟自己犯了错误。”于是命令使者将贺表送回四川,并让李泌陪他一同喝酒,同床共枕。李辅国向唐玄宗请求将李泌的钥匙交给他保管;唐玄宗答应了。李泌说:“我现在感激陛下的恩德已经足够,不再做闲人,为什么还要离开?”唐玄宗说:“我和先生多年来共同经历了忧患,如今终于共享欢乐,怎么能够就这样离开!”李泌回答说:“我有五点不能让您留下,恳请您听我说离开,避免我受到伤害。”唐玄宗问:“什么理由?”对答说:“我遇到陛下太早了,陛下对我的信任太重了,我对您的功劳太高了,名声太大了,这是其中的原因之一。”唐玄宗说:“暂且睡觉吧,以后再说这件事。”李泌回答说:“陛下现在让我躺到您的床上,我都不能得到允许,更何况以后在殿堂的香案前呢!陛下不让我离开,这是要杀我啊!”唐玄宗说:“没想到您会这样怀疑我,难道有哪个人能像我这样对待您吗?这不过是因为我是唐太宗啊!”李泌说:“陛下如果不杀我,所以我请求回家;如果杀了我,我怎么还能回来说话!而且杀害我的人不是陛下,而是‘五不可’的原因。陛下以前待我不怎么样,我在做事时还有不敢说的话,何况天下已经安定了,我有什么理由说这些话呢!”
”`
赏析:
这段文字描绘了唐玄宗和李泌之间深厚的君臣关系以及复杂的政治局势。首先通过捷报的到来和皇帝的悲痛情感引出了与李泌的对话。随后描述了李泌被召回长安的情况及其与皇帝之间的对话,展现了李泌的智慧和机智。最后通过李泌的回答表达了他对“五不可”原因的理解及对皇帝的忠诚。整体上,这段文字通过人物对话展示了历史事件背后的人性和智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