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部侍郎黎幹,狡险谀佞,与宦官特进刘忠翼相亲善。忠翼本名清潭,恃宠贪纵。二人皆为众所恶。时人或言幹、忠翼尝劝代宗立独孤贵妃为皇后,妃子韩王迥为太子。上即位,幹密乘舆诣忠翼谋事;事觉,丙申、幹、忠翼并除名长流,至蓝田,赐死。
以户部侍郎判度支韩滉为太常卿,以吏部尚书刘晏判度支。先是晏、滉分掌天下财赋,晏掌河南、山南、江淮、岭南,滉掌关内,河东、剑南,至是,晏始兼之。上素闻滉掊克过甚,故罢其利权,寻出为晋州刺史。
至德初,第五琦始榷盐以佐军用,及刘晏代之,法益精密,初岁入钱六十万缗,末年所入逾十倍,而人不厌苦。大历末,计一岁征赋所入总一千二百万缗,而盐利居其太半。以盐为漕佣,自江、淮至渭桥,率万斛佣七千缗,自淮以北,列置巡院,择能吏主之,不烦州县而集事。
资治通鉴·卷二百二十五·唐纪四十一
资治通鉴
兵部侍郎黎幹,狡险谀佞,与宦官特进刘忠翼相亲善。忠翼本名清潭,恃宠贪纵。二人皆为众所恶。时人或言幹、忠翼尝劝代宗立独孤贵妃为皇后,妃子韩王迥为太子。上即位,幹密乘舆诣忠翼谋事;事觉,丙申、幹、忠翼并除名长流,至蓝田,赐死。
注释:
- 《资治通鉴》是一部记录中国历史上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的编年体史书。
- 兵部侍郎是唐朝时期的官职,负责管理军队事务。
- 黎幹与宦官特进刘忠翼关系密切,刘忠翼曾因被认为有权势而成为宦官。
- 刘忠翼原名清潭,因恃宠贪纵而受到众人厌恶。
- 两人曾经劝说唐代宗代宗(德宗之父)立独孤贵妃为皇后。
- 独孤贵妃的儿子韩王迥后来成为皇帝,即德宗。
- 在代宗去世后,德宗继位,黎幹秘密前往刘忠翼处谋划不轨之事。
- 德宗认为黎幹图谋不轨,将其除名并流放至边远之地。
- 黎幹在行至蓝田时被杀,其尸体被赐自尽。
赏析:
这一事件揭示了唐代政治斗争的残酷和黑暗。黎幹作为一位官员,本应忠诚于国家和皇帝,但他却利用自己的职权和地位,勾结宦官,试图通过阴谋手段影响政治决策。这种行为不仅违背了朝廷的道德规范,更是对国家法律和制度的挑战。
刘忠翼作为宦官,因其特殊的地位和权力,成为了黎幹等人的目标。他的贪婪和放纵导致了社会的不满和动荡,也为黎幹等人提供了可乘之机。最终,黎幹和刘忠翼的下场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腐败和不正之风的严厉谴责和惩罚。
这一事件还体现了唐代时期宦官与官员之间的权力斗争。宦官凭借皇帝的信任和宠信,掌握了一定的权力,而官员则试图通过各种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地位和利益。这种权力斗争往往伴随着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对国家和人民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这一事件不仅是一个具体的历史事件,更是一个深刻的社会现象的反映。它提醒我们,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权力的滥用和道德的沦丧都是需要警惕和避免的。只有加强法制建设、提高官员素质、弘扬道德风尚,才能构建一个公正、廉洁、和谐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