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旃蒙赤奋若八月,尽强圉单阏七月,凡二年。
德宗神武圣文皇帝七
◎贞元元年乙丑,公元七八五年
八月,甲子,诏凡不急之费及人冗食者皆罢之。

马燧至行营,与诸将谋曰:“长春宫不下,则怀光不可得。长春宫守备甚严,攻之旷日持久,我当身往谕之。”遂径造城下,呼怀光守将徐庭光,庭光帅将士罗拜城上。燧知其心屈,徐谓之曰:“我自朝廷来,可西向受命。”庭光等复西向拜。燧曰:“汝曹自禄山已来,徇国立功四十馀年,何忽为灭族之计!从吾言,非止免祸,富贵可图也。”众不对。燧披襟曰:“汝不信吾言,何不射我!”将士皆伏泣。燧曰:“此皆怀光所为,汝曹无罪。第坚守勿出。”皆曰:“诺。”

壬申,燧与浑瑊、韩游瑰军逼河中,至焦篱堡。守将尉珪以七百人降。是夕,怀光举火,诸营不应。骆元光在长春宫下,使人招徐庭光。庭光素轻元光,遣卒骂之,又为优胡于城上以侮之,且曰:“我降汉将耳!”元光使白燧,燧还至城下,庭光开门降。燧以数骑入城慰抚,其众大呼曰:“吾辈复为王人矣!”浑瑊谓僚佐曰:“始吾谓马公用兵不吾远也,今乃知吾不逮多矣!”诏以庭光试殿中监兼御史大夫。

《资治通鉴》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历史文献,由北宋司马光主编。在这部作品中,记录了唐朝第四十八位皇帝——德宗的事迹以及他在位期间的一些重要事件和决策。以下是对原文的逐句解读:

  1. 贞元元年乙丑,公元七八五年
  • 时间背景:《资治通鉴》是一部纪传体通史,其卷帙浩繁,涵盖了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起至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年)止的历史。
  • 主要事件:这一年标志着唐代的中后期,德宗神武圣文皇帝登基。德宗在位期间,实施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改革来巩固中央集权,并试图通过军事和政治手段来恢复唐朝的繁荣。
  1. 八月,甲子,诏凡不急之费及人冗食者皆罢之
  • 政治改革:德宗通过这一诏书,宣布将停止一切不必要的开支和冗杂的官员食禄,以节省国家资源,集中力量进行关键的军事建设和民生改进。
  • 经济调整:此举表明德宗希望减少财政负担,提高行政效率,为应对可能的战争或其他紧急情况做准备。
  1. 马燧至行营,与诸将谋曰:“长春宫不下,则怀光不可得。”
  • 军事策略:马燧作为唐朝的高级将领之一,他的战略眼光和军事才能在这一时刻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他直接前往战场前线,与诸将商议对策,强调攻占长春宫的重要性,以此牵制敌方的主力,为后续的行动创造有利条件。
  • 心理战术:通过向长春宫派遣使者传达投降的信息,可以有效地动摇敌军的士气,削弱他们的防御意志,为最终的胜利奠定基础。

通过对《资治通鉴》原文的逐句解读,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唐代的政治、军事和社会背景。这些历史事件不仅展示了德宗的统治风格和治国理念,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各种矛盾和斗争,为后世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