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游瑰之攻怀光也,杨怀宾战甚力,上命特原其子朝晟,游环遂以朝晟为都虞侯。
上使问陆贽:“河中既平,复有何事所宜区处?”令悉条奏。贽以河中既平,虑必有希旨生事之人,以为王师所向无敌,请乘胜讨淮西者。李希烈必诱谕其所部及新附诸帅曰:“奏天息兵之旨,乃因窘急而言,朝廷稍安,必复诛伐。”如此,则四方负罪者孰不自疑,河朔、青齐固当响应,兵连祸结,赋役繁兴,建中之忧,行将复起。乃上奏,其略曰:’福不可以屡徼,幸不可以常觊。”又曰:“臣姑以生祸为忧,而未敢以获福为贺。”又曰:“陛下怀悔过之深诚,降非常之大号,所在宣扬之际,闻者莫不涕流。假王叛换之夫,削伪号以请罪。观衅首鼠之次,一纯诚以效勤。”又曰:“曩讨之而愈叛,今释之而毕来。曩以百万之师而力殚,今以咫尺之诏而化洽。是则圣王之敷理道,服暴人,任德而不任兵,明矣;群帅之悖臣礼,拒天诛,图活而不图王,又明矣。是则好生以及物者,乃自生之方;施安以及物者,乃自安之术。挤彼于死地而求此之久生也,措彼于危地而求此之久安也,从古及今,未之有焉。”又曰:“一夫不率,阖境罹殃;一境不宁,普天致扰。”又曰:“亿兆污人,四三叛帅,感陛下自新之旨,悦陛下盛德之言,革面易辞,且修臣礼,其于深言密议固亦未尽坦然,必当聚心而谋,倾耳而听,观陛下所行之事,考陛下所誓之言。若言与事符,则迁善之心渐固;傥事与言背,则虑祸之态复兴。”又“硃泚灭而怀光戮,怀光戮而希烈征,希烈傥平,祸将次及,则彼之蓄素疑而怀宿负者,能不为之动心哉!”又曰:“今皇运中兴,天祸将悔,以逆泚之偷居上国,以怀光之窃保中畿,岁未再周,相次枭殄,实众慝惊心之日,群生改观之时。威则已行,惠犹未洽。诚宜上副天眷,下收物情,布恤人之惠以济威,乘灭贼之威以行惠。”又曰:“臣所未敢保其必从,唯希烈一人而已。揆其私心,非不愿从也;想其潜虑,非不追悔也。但以猖狂失计,已窃大号,虽荷陛下全宥之恩,然不能不自面见于天地之间耳。纵未顺命,斯为独夫,内则无辞以起兵,外则无类以求助,其计不过厚抚部曲,偷容岁时,心虽陆梁,势必不致。陛下但敕诸镇各守封疆,彼既气夺算穷,是乃狴牢之类,不有人祸,则当鬼诛。古之不战而屈人之兵者,斯之谓欤!
资治通鉴 · 卷二百三十二 · 唐纪四十八
韩游瑰之攻怀光也,杨怀宾战甚力,上命特原其子朝晟,游环遂以朝晟为都虞侯。
上使问陆贽:“河中既平,复有何事所宜区处?”令悉条奏。贽以河中既平,虑必有希旨生事之人,以为王师所向无敌,请乘胜讨淮西者。李希烈必诱谕其所部及新附诸帅曰:“奏天息兵之旨,乃因窘急而言,朝廷稍安,必复诛伐。”如此,则四方负罪者孰不自疑,河朔、青齐固当响应,兵连祸结,赋役繁兴,建中之忧,行将复起。乃上奏,其略曰:’福不可以屡徼,幸不可以常觊。”又曰:“臣姑以生祸为忧,而未敢以获福为贺。”又曰:“陛下怀悔过之深诚,降非常之大号,所在宣扬之际,闻者莫不涕流。假王叛换之夫,削伪号以请罪。观衅首鼠之次,一纯诚以效勤。”又曰:“曩讨之而愈叛,今释之而毕来。曩以百万之师而力殚,今以咫尺之诏而化洽。是则圣王之敷理道,服暴人,任德而不任兵,明矣;群帅之悖臣礼,拒天诛,图活而不图王,又明矣。是则好生以及物者,乃自生之方;施安以及物者,乃自安之术。挤彼于死地而求此之久生也,措彼于危地而求此之久安也,从古及今,未之有焉。”又曰:“一夫不率,阖境罹殃;一境不宁,普天致扰。”又曰:“亿兆污人,四三叛帅,感陛下自新之旨,悦陛下盛德之言,革面易辞,且修臣礼,其于深言密议固亦未尽坦然,必当聚心而谋,倾耳而听,观陛下所行之事,考陛下所誓之言。若言与事符,则迁善之心渐固;傥事与言背,则虑祸之态复兴。”又“朱泚灭而怀光戮,怀光戮而希烈征,希烈傥平,祸将次及,则彼之蓄素疑而怀宿负者,能不为之动心哉!”又曰:“今皇运中兴,天祸将悔,以逆泚之偷居上国,以怀光之窃保中畿,岁未再周,相次枭殄,实众慝惊心之日,群生改观之时。威则已行,惠犹未洽。诚宜上副天眷,下收物情,布恤人之惠以济威,乘灭贼之威以行惠。”又曰:“臣所未敢保其必从,唯希烈一人而已。揆其私心,非不愿从也;想其潜虑,非不追悔也。但以猖狂失计,已窃大号,虽荷陛下全宥之恩,然不能不自面见于天地之间耳。纵未顺命,斯为独夫,内则无辞以起兵,外则无类以求助,其计不过厚抚部曲,偷容岁时,心虽陆梁势势必不致。陛下但敕诸镇各守封疆,彼既气夺算穷,是乃狴牢之类,不有人祸,则当鬼诛。古之不战而屈人之兵者,斯之谓欤!”
注释:
- 资治通鉴是唐代一部重要的历史著作,由宋代史学家司马光主编。该书详细记载了唐朝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传记,是研究唐代历史的重要资料之一。
- 韩游瑰攻打怀光,杨怀宾奋力战斗,上命特别赦免他的儿子朝晟。游环于是让朝晟担任都虞侯。
- 上使问陆贽:“河中既平,还有什么事情需要解决的吗?”要求逐一陈述。陆贽认为河中平定后,担心一定有人因迎合皇帝的意思而生事。因此建议趁胜讨伐淮西的李希烈。李希烈一定会引诱并说服他所部属和刚刚归附的其他将领说:“皇上奏天息兵的意思就是因处境窘迫而说的,等朝廷稍微安定下来时,一定会再次讨伐我们。”这样,四方有罪的人谁不会感到怀疑?河朔、青齐必定响应,造成兵连祸结,赋税徭役繁多起来。建中之忧将再次出现。于是上奏疏给皇帝,大致内容是:’福不可屡次祈求,幸运不可经常指望。’又说:”我姑且认为生祸为忧,但不敢认为获得福为喜。”又说:“陛下怀有悔过至诚之心,降下非常之大号,所在宣扬之际,听到的人都流下了眼泪。假王叛变的小人,削掉伪号请求宽恕。观察他们首鼠两端的举止,一个纯诚的以尽力效忠为表现。”等等。又说:过去讨伐他们却越来越叛变,现在放了他们全部回来。以前以百万军队而兵力用尽了,现在以咫尺诏书而教化已经融洽。这是圣王敷理道、服暴人、任德而不任兵、明矣;群帅之悖臣礼、拒天诛、图活而不图王、又明矣。这是好生以及物者乃自己生之方、施安以及物者乃自己安之术。挤他到死地来追求长久的生命,把他放到危险地方来追求长久的安宁。从古至今都没有过这样的事情。”等等。又说:”一夫不听从命令,整个地区都会遭受灾害;一个国家不安宁,全国都会受到骚扰扰乱。”又说:”亿兆受污染的人,四个三叛变的士兵感激陛下自新的旨意,喜悦陛下盛大的德行的言论,改变面容改变言辞,而且修臣礼。对于深言密议固然还没有完全坦诚,必须聚集心思谋虑谋划,侧耳倾听,观察陛下所做所为的事情,考校陛下所说的话。如果言词与事情相符,那么改变错误的想法逐渐坚固;倘使事情与言语相反,那么忧虑祸患的神态复兴”等等。又说:”朱泚被消灭而怀光被杀,怀光被杀而希烈被征召,希烈如果能平安的话,祸患将会陆续到来。那么那些蓄有怨恨而又抱有旧日仇恨的人,能够不为他们所动心吗!“又说:”如今皇运中兴,天祸将要后悔,因为逆贼泚的偷偷占据上都国家,以怀光的偷偷保护中土畿辅,年未再周,相继歼灭,实众慝震惊人心的时候,群生改观的时候。威则已经施行,恩泽尚且没有达到。真诚应该上符合上天的眷顾,下收集人心的意见,布施仁惠以救助人民,乘灭贼的威势推行恩惠。”又说:”我所不敢肯定他一定会服从,只有希烈一个人罢了。揣测他的私心,不是不想服从;想来他暗中考虑的,不是不追悔。但是由于狂妄失计,已经窃取大号,虽然得到陛下全宥的大恩,但不能不亲自面对天地之间。即使不顺命,也是独夫,内部没有理由以发动战争,外部没有同类以寻求帮助的,他的办法不过是宽厚地安抚自己的部下罢了,只能苟且偷安在岁月之中。内心骄横狂妄的势头不会消失。陛下只要命令各镇坚守封疆边界,他们既然气数耗尽计谋穷尽了,就是狴牢一类的犯人一样无法逃脱人的祸害,那就应该是鬼神的诛伐了!古代不通过战斗而使敌人屈服的例子就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