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马燧入朝。燧既来,诸军皆闭壁不战,尚结赞遽自鸣沙引归,其众乏马,多徒行者。崔浣见尚结赞,责以负约。尚结赞曰:“吐蕃破硃泚,未获赏,是以来,而诸州各城守,无由自达。盐、夏守者以城授我而遁,非我取之也。今明公来,欲践修旧好,固吐蕃之愿也。今吐蕃将相以下来者二十一人,浑侍中尝与之共事,知其忠信。灵州节度使杜希全、泾原节度使李观皆信厚闻于异域,请使之主盟。”
夏,四月,丙寅,浣至长安。辛未,以浣为鸿胪卿,复使入吐蕃语尚结赞曰:“希全守灵,不可出境,李观已改官,今遣浑瑊盟于清水。”且令先归盐、夏二州。五月,甲申,浑自咸阳入朝,以为清水会盟使。戊子,以兵部尚书崔汉衡为副使,司封员外郎郑叔矩为判官,特进宋奉朝为都监。己丑,瑊将二万馀人赴盟所。乙巳,尚结赞遣其属论泣赞来言:“清水非吉地,请盟于原州之土梨树,既盟而归盐、夏二州。”上皆许之。神策将马有麟奏:“土梨树多阻险,恐吐蕃设伏兵,不如平凉川坦夷。”时论泣赞已还,丁未,遣使追告之。
资治通鉴·卷二百三十二 · 唐纪四十八
辛亥,马燧入朝。马燧到达长安,各军均闭壁不战。尚结赞急速从鸣沙引归,其众乏马,多徒行者。崔浣见尚结赞,责以负约。尚结赞曰:“吐蕃破朱泚,未获赏,是以来,诸州各城守,无由自达。盐、夏守者以城授我而遁,非我取之也。今公至,欲践修旧好,固吐蕃之愿也。今吐蕃将相以下二十一人,浑侍中尝与之共事,知其忠信。灵州节度使杜希全、泾原节度使李观皆信厚闻于异域,请使之主盟。”
夏,四月丙寅,崔浣至长安。辛未,以浣为鸿胪卿,复使入蕃语尚结赞曰:“希全守灵,不可出境,李观已改官,今遣浑瑊盟于清水。”且令先归盐、夏二州。五月甲申,浑瑊自咸阳入朝,以为清水会盟使。戊子,以兵部尚书崔汉衡为副使,司封员外郎郑叔矩为判官,特进宋奉朝为都监。己丑,浑瑊将二万馀人赴盟所。乙巳,尚结赞遣其属论泣赞来言:“清水非吉地,请盟于原州土梨树,既盟而归盐、夏二州。”上皆许之。神策将马有麟奏:“土梨树多阻险,恐吐蕃设伏兵,不如平凉川坦夷。”时论泣赞已还,丁未,遣使追告之。
赏析:
本诗描述了唐朝与吐蕃之间的一段历史事件。马燧作为唐军的将领之一,被派遣到吐蕃进行交涉,希望能够达成和平协议。然而,尚结赞对此并不感兴趣,他要求在原州土梨树举行盟会,并希望将盐、夏二州归还给他们。马燧的大臣们则建议在平凉川举行盟会,认为那里地势平坦,适合进行谈判。最后,经过一番激烈的争论,双方达成了一致意见,将在平凉川举行盟会。这首诗反映了唐朝与吐蕃之间的矛盾冲突和外交斗争,以及他们为了维护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所采取的策略和手段。同时,它也展示了唐朝官员的智慧和勇气,以及他们在面对复杂局势时的应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