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义节度使李长荣薨,上遣中使以手诏授本军大将,但军士所附者即授之。时大将来希皓为众所服,中使将以后诏付之。希皓言于众曰:“此军取人,合是希皓,但作节度使不得。若朝廷以一束草来,希皓亦必敬事。”中使言:“面奉进止,只令此军取大将校与节铖,朝廷不别除人。”希皓固辞。兵马使卢从史其位居四,潜与监军相结,起出伍曰:“若来大夫不肯受诏,从史请且句当此军。”监军曰:“卢中丞若如此,此亦固合圣旨。”中使因探怀取诏以授之。从史捧诏,再拜舞蹈。希皓亟回挥同列,北面称贺。军士毕集,更无一言。秋,八月,己未,诏以从史为节度使。九月,太子始得风疾,不能言。
顺宗至德弘道大圣大安孝皇帝
◎永贞元年乙酉,公元八零五年
春,正月,辛未朔,诸王、亲戚入贺德宗,太子独以疾不能来,德宗涕泣悲叹,由是得疾,日益甚。凡二十馀日,中外不通,莫知两宫安否。癸已,德宗崩。苍猝召翰林学士郑絪、卫次公等至金銮殿草遗诏。宦官或曰:“禁中议所立尚未定。”众莫敢对。次公遽言曰:“太子虽有疾,地居冢嫡,中外属心。必不得已,犹应立广陵王。不然,必大乱。”絪等从而和之,议始定。次公,河东人也。太子知人情忧疑,紫衣麻鞋,力疾出九仙门,召见诸军使,人心粗安。甲午,宣遗诏于宣政殿,太子縗服见百官。丙申,即皇帝位于太极殿。卫士尚疑之,企足引领而望之,曰:“真太子也!”乃喜而泣。
资治通鉴 · 卷二百三十六 · 唐纪五十二
昭义节度使李长荣逝世,皇帝派遣使者用手诏授命本军大将,只是那些军士所依附的人就授予。当时大将来希皓深受众人的敬服,使者将之后诏给他。来希皓对众人说:“此军的取人,应该是希皓,只是做节度使不行。如果朝廷以一束草来,希皓也会恭敬地对待。”使者回答说:“当面奉旨,只能让此军选取大将校和节钺,朝廷不另任命别人。”希皓坚决推辞。兵马使卢从史位居四,暗中与监军勾结,起身出列说:“如果来的大夫不肯接受诏书,从史请求暂且担任此军。”监军说:“卢中承如果如此做,这也应该是圣旨。”使者于是探查怀中取出诏书授给从史。从史捧读诏书,再拜舞蹈。希皓急速回身挥动同列,向北称贺。军士们聚集起来,再也没有一句话。秋季八月己未日,皇帝诏令以从史为节度使。九月,太子开始患风病,不能说话。
顺宗至德弘道大圣大安孝皇帝
◎永贞元年乙酉,公元八零五年
春季正月辛末日,各王、亲戚入贺德宗,而太子独自因患病而不能前来,德宗流泪悲痛叹息,因此得病,日渐加重。共二十多天,朝廷内外不通消息,不知两宫的情况如何。癸已日,德宗去世。苍急忙召翰林学士郑絪、卫次公等至金銮殿草拟遗诏。宦官有人说:“禁宫中讨论立新君还没有定下来。”大家不敢回答。次公立刻说:“太子虽然有病,地居冢嫡,中外人心归附。如果不得已,还应立广陵王。否则,必定大乱。”郑絪等人随之附和,议论终于确定。次公是河东人。太子知道人情忧虑怀疑,身穿紫色麻布衣服,力疾出九仙门,召见诸军使,人心稍安定。甲午日,在宣政殿宣读遗诏,太子穿丧服见百官。丙申日,即皇帝位于太极殿。卫士们仍然怀疑他,伸长了脖子,伸长了手臂而望着他,说:“真是真太子啊!”于是高兴地哭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