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少诚以牛皮鞋材遗师古,师古以盐资少诚,潜过宣武界,事觉,弘皆留,输之库,曰:“此于法不得以私相馈。”师古等皆惮之。
辛酉,诏数京兆尹道王实残暴掊敛之罪,贬通州长史。市里欢呼,皆袖瓦砾遮道伺之,实由间道获免。壬戌,以殿中丞王伾为左散骑常侍,依前翰林待诏,苏州司功王叔文为起居舍人、翰林学士。伾寝陋,吴语,上所亵狎;而叔文颇任事自许,微知文义,好言事,上以故稍敬之,不得如伾出入无阻。叔文入至翰林,而伾入至柿林院,见李忠言、牛昭容计事。大抵叔文依伾,伾依忠言,忠言依牛昭容,转相交结。每事先下翰林,使叔文可否,然后宣于中书,韦执谊承而行之。外党则韩泰、柳宗元、刘禹锡等主采听外事。谋议唱和,日夜汲汲如狂,互相推奖,曰伊、曰周、曰管、曰葛,僴然自得,谓天下无人。荣辱进退,生于造次,惟其所欲,不拘程式。士大夫畏之,道路以目。素与往还者,相次拨擢,至一日除数人。其党或言曰,“某可为某官,”不过一二日,辄已得之。于是叔文及其党十馀家之门,昼夜车马如市。客候见叔文、伾者,至宿其坊中饼肆、酒垆下,一人得千钱,乃容之。伾尤阘茸,专以纳贿为事,作大匮贮金帛,夫妇寝其上。
”`
诗句解析与译文
1. 吴少诚以牛皮鞋材遗师古
- 关键词:吴少诚,师古,牛皮鞋材
- 解释:这里描述的是吴少诚为了得到师古的帮助或支持,赠送了珍贵的牛皮鞋材料给师古。这可能是一种象征性的示好或交换条件。
- 翻译:《资治通鉴》记载,吴少诚通过这种物质性的东西作为礼物,试图换取师古在某种事务上的帮助或支持。
2. 师古以盐资少诚,潜过宣武界,事觉
- 关键词:师古、盐、资少诚、宣武界、事觉
- 解释:描述了师古用盐作为回报的方式,来暗中帮助吴少诚,并成功越过了宣武地区的边界。当事情被发觉后,两人都受到了牵连。
- 翻译:《资治通鉴》记载师古用盐作为回报,秘密地帮助了吴少诚越过宣武地区的边界,但最终事情败露,师古和吴少诚均因此受到处罚。
3. 弘皆留,输之库
- 关键词:弘,留,输之库
- 解释:描述的是师古将盐留给少诚,然后将盐输送到国库中。这里的“弘”可能是师古的官职或代称,“输之库”表示将盐上交给官府管理。
- 翻译:《资治通鉴》记载了师古将盐交给了吴少诚,并将这些盐上缴到了国库之中。
赏析
整体结构
这首诗通过具体的情节描绘了两位地方官员之间的互动和冲突。从吴少诚送牛皮鞋材给师古,到师古暗中帮助吴少诚,再到事情被发现后的惩罚,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线。这种叙事手法使得读者能够清楚地了解事件的发展和结果。
人物性格
诗中的两位主要人物——吴少诚和师古的性格特点也通过事件得以展现。吴少诚的慷慨与机智,师古的隐秘与机智,都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体现。特别是师古在面对问题时所表现出的应对策略,展现了他的政治智慧和处世技巧。
文化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唐代的社会环境和政治氛围。当时,地方官员之间的互动不仅涉及到个人的利益,更关系到整个地区的政治稳定和发展。因此,诗中所描绘的互动和冲突,不仅是对个人行为的描写,更是对当时社会治理的一种反映。
小结
《资治通鉴》中的这段文字通过对具体事件的描述,展示了唐代官场中的权力游戏和人性的复杂性。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历史记录,更是对那个时代社会状况和人物性格的深刻剖析。通过这样的叙述方式,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人物行为,从而更全面地认识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