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七年癸丑,公元八三三年
春,正月,甲午,加昭义节度使刘从谏同平章事,遣归镇。初,从谏以忠义自任,入朝,欲请他镇。既至,见朝廷事柄不一,又士大夫多请托,心轻朝廷,故归而益骄。徐州承王智兴之后,士卒骄悖,节度使高瑀不能制,上以为忧。甲寅,以岭南节度使崔珙为武宁节度使。珙至镇,宽猛适宜,徐人安之。珙,琯之弟也。

二月,癸亥,加卢龙节度使、检校工部尚书杨志诚检校吏部尚书。进奏官徐迪诣宰相言:“军中不识朝廷之制,唯知尚书改仆射为迁,不知工部改吏部为美,敕使往,恐不得出。”辞气甚慢,宰相不以为意。

丙戌,以兵部尚书李德裕同平章事。德裕入谢,上与之论朋党事,对曰:“方今朝士三分之一为朋党。”时给事中杨虞卿与从兄中书舍人汝士、弟户部郎中汉公、中书舍人张元夫、给事中萧澣等善交结,依附权要,上干执政,下挠有司,为士人求官及科第,无不如志,上闻而恶之,故与德裕言首及之。德裕因得以排其所不悦者。初,左散骑常侍张仲方尝驳李吉甫谥,及德裕为相,仲方称疾不出。三月,壬辰,以仲方为宾客分司。

诗句:资治通鉴 · 卷二百四十四 · 唐纪六十

译文:太和七年癸丑,公元八三三年春天,正月,甲午,加封昭义节度使刘从谏为同平章事,派遣他返回镇所。当初,刘从谏以忠诚和忠义自居,入朝时,想要请求调任其他镇所。到京后见到朝廷的事务没有统一指挥,而且士大夫中多有请托,心生轻慢朝廷之意,因此返回后更显骄傲。徐州承王智兴之后,士卒骄横无理,节度使高瑀不能制服他们,皇帝为此忧虑。甲寅,将岭南节度使崔珙升为武宁节度使。崔珙到任后宽严得体,徐人安之。崔珙是琯的弟弟。

注释:本诗通过描述唐代的政治事件来表达作者对于政治腐败和官员无能的批评。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担忧。诗中使用了丰富的词汇和修辞手法,如比喻、排比等,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此外,本诗还反映了作者对于国家治理的深刻思考和对社会现状的不满情绪。

赏析:通过对这首诗的解读,我们可以了解到唐代的政治状况和社会问题。同时,也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国家未来的关心和期待。这首诗不仅仅是历史记载,更是作者对于历史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期望,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思想深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