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十月,戊寅,李德裕奏南诏寇巂州,陷三县。
◎太和六年壬子,公元八三二年
春,正月,壬子,诏以水旱降系囚。群臣上尊号曰太和文武至德皇帝。右补阙韦温上疏,以为:“今水旱为灾,恐非崇饰徽称之时。”上善之,辞不受。

三月,辛丑,以武宁节度使王智兴兼侍中,充忠武节度使;以邠宁节度使李听为武宁节度使。

回鹘昭礼可汗为其下所杀,从子胡特勒立。

李听之前镇武宁也,有苍头为牙将。至是,听先遣亲吏至徐州慰劳将士,苍头不欲听复来,说军士杀其亲吏,脔食之。听惧,以疾固辞。辛酉,以前忠武节度使高瑀为武陵节度使。

夏,五月,甲辰,李德裕奏修邛崃关及移巂州理台登城。秋,七月,原王逵薨。

冬,十月,甲子,立鲁王永为太子。初,上以晋王普,敬宗长子,性谨愿,欲以为嗣。会薨,上痛惜之,故久不议建储,至是始行之。

《资治通鉴》·卷二百四十四 · 唐纪六十

冬,十月,戊寅,李德裕奏南诏寇巂州,陷三县。

译文:冬季,十月,戊寅日,李德裕向朝廷报告南诏侵犯了巂州,并攻占了三个县城。

赏析:此句描述了南诏对唐朝边境的侵扰行为,展现了当时战乱频繁、国家边境紧张的局面。同时,也反映了朝廷对此事的高度关注和应对。

春,正月,壬子,诏以水旱降系囚。群臣上尊号曰太和文武至德皇帝。右补阙韦温上疏,以为:“今水旱为灾,恐非崇饰徽称之时。”上善之,辞不受。

译文:春季,正月,壬子日,唐文宗下诏让因水旱受灾而被关押的人减刑或免除刑罚。群臣上表请求加尊号为“太和文武至德皇帝”。右补阙韦温上书认为现在正处于灾害频发时期,不是宣扬徽号的好时机。唐文宗欣赏他的建议,但还是婉言谢绝了。

赏析:此句展示了唐文宗在处理朝政时既注重实际问题解决(水旱灾害),又不忽视对群臣的尊重与礼遇。体现了他对国家治理的全面考虑。

三月,辛丑,以武宁节度使王智兴兼侍中,充忠武节度使;以邠宁节度使李听为武宁节度使。

译文:三月辛丑日,任命武宁节度使王智兴兼任侍中,兼忠武节度使;任命邠宁节度使李听为武宁节度使。

赏析:此条记录了唐代官职变动的信息,展示了朝廷内部的人事调整和权力分配。通过这样的记载,我们能够了解到朝廷对不同地区的管理和控制情况。
返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