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申,诏以杨承和庇护宋申易,韦元素、王践言与李宗闵、李德裕中外连结,受其赂遗。承和可驩州安置,元素可象州安置,践言可恩州安置,令所在锢送。杨虞卿、李汉、萧浣为朋党之首,贬虞卿虔州司户,汉汾州司马,浣遂州司马。寻遣使追赐承和、元素、践言死。时崔潭峻已卒,亦剖棺鞭尸。己亥,以前庐州刺史罗立言为司农少卿。立言赃吏,以赂结郑注而得之。郑注之入翰林也,中书舍人高元裕草制,言以医药奉君亲,注衔之。奏元裕尝出郊送李宗闵,壬寅,贬元裕阆州刺史。元裕,士廉之六世孙也。时注与李训所恶朝士,皆指目为二李之党,贬逐无虚日,班列殆空,廷中恟恟,上亦知之。训、注恐为人所摇,九月,癸卯朔,劝上下诏:“应与德裕、宗闵亲旧及门生故吏,今日以前贬黜之外,馀皆不问。”人情稍安。

唐宪宗下诏说杨承和庇护宋申易,韦元素、王践言与李宗闵、李德裕中外连结,接受他们的贿赂。于是,杨承和被流放到驩州,韦元素被流放到象州,王践言被流放到恩州,让他们在所在的地方禁锢起来,并送回原地。杨虞卿、李汉、萧浣被认为是朋党的首领,因此被贬到虔州做司户、汾州做司马、遂州做司马。不久后,又派遣使者追赐杨承和、韦元素、王践言死。当时崔潭峻已经去世,也被剖开棺材鞭打尸体。己亥,唐宪宗任命前庐州刺史罗立言为司农少卿。罗立言是位贪污的官吏,因为贿赂结托郑注才得以得到这个官职。郑注进入翰林院之后,中书舍人高元裕起草制命,声称以医药奉养君亲,郑注对此非常不满。后来,他上奏说高元裕曾经出城去送李宗闵,因此被降职到阆州刺史。高元裕是士廉的六世孙。当时,郑注和李训所讨厌的那些朝臣都被指认为李宗闵和李德裕两党,被贬逐的人没有不虚的。朝廷官员的班次几乎空了,朝廷中十分惶恐不安。唐宪宗也对这种情况有所了解。李训和郑注恐怕受到别人的动摇,就在九月癸卯朔日,他们劝唐宪宗颁布诏书:“应与李德裕、李宗闵亲旧以及门生故吏,今天以前贬黜的之外,其他人都不问罪。”这样,人心稍微安定了一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