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是,郑注将亲兵五百,已发凤翔,至扶风。扶风令韩辽知其谋,不供具,携印及吏卒奔武功。注知训已败,复还凤翔。仇士良等使人赍密敕授凤翔监军张仲清令取注,仲清惶惑,不知所为。押牙李叔说仲清曰:“叔和为公以好召注,屏其从兵,于坐取之,事立定矣!”仲清从之,伏甲以待注。注恃其兵卫,遂诣仲清。叔和稍引其从兵,享之于外,注独与数人入。既啜茶,叔和抽刀斩注,因闭外门,悉诛其亲兵。乃出密赦,宣示将士,遂灭注家,并杀副使钱可复、节度判官卢简能、观察判官萧杰、掌书记卢弘茂等及其枝党,死者千馀人。可复,徽之子;简能,纶之子;亻桀,俯之弟也。朝廷未知注死,丁卯,诏削夺注官爵,令邻道案兵观变。以左神策大将军陈君弈为凤翔节度使。戊辰夜,张仲清遣李叔和等以注首入献,枭于兴安门,人情稍安,京师诸军始各还营。
资治通鉴·卷二百四十五·唐纪六十一
【解析】
诗的原文:
郑注将亲兵五百,已发凤翔,至扶风。扶风令韩辽知其谋,不供具,携印及吏卒奔武功。注知训已败,复还凤翔。仇士良等使人赍密敕授凤翔监军张仲清令取注,仲清惶惑,不知所为。押牙李叔说仲清曰:“叔和为公以好召注,屏其从兵,于坐取之,事立定矣!”仲清从之,伏甲以待注。注恃其兵卫,遂诣仲清。叔和稍引其从兵,享之于外,注独与数人入。既啜茶,叔和抽刀斩注,因闭外门,悉诛其亲兵。乃出密赦,宣示将士,遂灭注家,并杀副使钱可复、节度判官卢简能、观察判官萧杰、掌书记卢弘茂等及其枝党,死者千馀人。可复,徽之子;简能,纶之子;桀,俯之弟也。朝廷未知注死,丁卯,诏削夺注官爵,令邻道案兵观变。以左神策大将军陈君弈为凤翔节度使。戊辰夜,张仲清遣李叔和等以注首入献,枭于兴安门,人情稍安,京师诸军始各还营。
译文:
郑注带领五百亲兵,已从凤翔出发,到达扶风。扶风县令韩辽知道郑注的阴谋,不给供应,带着印信和下属士兵逃往武功。郑注得知训练已经失败,于是返回凤翔。仇士良等人派人拿着密敕授予凤翔监军张仲清命令去抓郑注,张仲清感到惶恐不安,不知如何是好。押牙李叔对张仲清说:“叔和为了你的利益邀请郑注,屏退他的随从,在座位上将他抓获,事情就可以成功了。”张仲清同意这个提议,埋伏下甲士等待郑注。郑注凭借他的军队保卫,于是来到张仲清面前。李叔慢慢引导他的随从,在户外设宴款待他,郑注独自和他的几个随从进入室内。喝完茶后,李叔抽出刀砍死了郑注,然后关上门,全部诛杀了他的亲兵。随后拿出密令赦书,向将士们宣读,于是消灭了郑注的家族,并且杀了副使钱可复、节度判官卢简能、观察判官萧杰、掌书记卢弘茂等人以及他们的同党,死亡的人数超过一千人。钱可复是钱徽的儿子,卢简能是卢纶的儿子,桀是裴俯的弟弟。朝廷不知道郑注已经被杀的消息,丁卯,下诏剥夺郑注的官职爵位,命令邻近道路的部队观察形势。任命左神策大将军陈君弈为凤翔节度使。戊辰夜晚,张仲清派李叔和其他人把郑注的头颅献入长安,挂在兴安门上,人心稍感安定,京城各个军队开始各自回到营地。
注释与赏析:
注释:
- 文宗元圣昭献孝皇帝(827年-840年):唐穆宗第三子,名李涵,即位后改元太和。
赏析:
《资治通鉴》是一部记录唐朝历史的重要著作,由北宋司马光主持编撰。这部作品以其严谨的历史记载和深刻的政治分析受到后世的高度重视。通过对《资治通鉴》的研究,我们可以深入理解唐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变迁。
本文主要讲述了郑注与郑注手下将领们的恩怨纠葛,以及他们最终被朝廷所清算的过程。这一事件不仅揭示了当时政治斗争的激烈程度,还反映了朝廷对于忠诚与背叛的严格区分。通过这一事件,我们可以看到唐朝政府在维护国家统一和稳定方面的决心和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