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夷行性介直,恶杨嗣复为人,每议政事,多相抵斥。壬辰,夷行以足疾辞位,不许。上命起居舍人魏谟献其祖文贞公笏,郑覃曰:“在人不在笏。”上曰:“亦甘棠之比也。”
杨嗣复欲援进李宗闵,恐为郑覃所沮,乃先令宦官讽上。上临朝,谓宰相曰:“宗闵积年在外,宜与一官。”郑覃曰:“陛下若怜宗闵之远,止可移近北数百里,不宜再用。用之,臣请先避位。”陈夷行曰:“宗闵向以朋党乱政,陛下何爱此纤人!”杨嗣复曰:“事贵得中,不可但徇爱憎。”上曰:“可与一州。”覃曰:“与州太优,止可洪州司马耳。”因与嗣复互相抵讦以为党。上曰:“与一州无伤。”覃等退,上谓起居郎周敬复、舍人魏谟曰:“宰相喧争如此,可乎?”对曰:“诚为不可。然覃等尽忠愤激,不自觉耳。”丁酉,以衡州司马李宗闵为杭州刺史。李固言与杨嗣复、李珏善,故引居大政以排郑覃、陈夷行,每议政之际,是非锋起,上不能决也。
资治通鉴 · 卷二百四十六 · 唐纪六十二
陈夷行性介直,恶杨嗣复为人,每议政事,多相抵斥。壬辰,夷行以足疾辞位,不许。上命起居舍人魏谟献其祖文贞公笏,郑覃曰:“在人不在笏。”上曰:“亦甘棠之比也。”
译文:陈夷行的诗句为“陈夷行性介直,恶杨嗣复为人,每议政事,多相抵斥。壬辰,夷行以足疾辞位,不许。上命起居舍人魏谟献其祖文贞公笏,郑覃曰:“在人不在笏。”上曰:“亦甘棠之比也。”
注释:陈夷行性情耿直,不喜欢杨嗣复的为人,每当讨论政事时,两人经常相互指责。壬辰,陈夷行因为脚病辞去宰相职务,皇帝不允许。皇帝命令起居舍人魏谟献给他祖父文贞公的笏板,郑覃说:“这是给人的东西,不是给笏板的东西。”皇上说:“这也就像那棵棠树一样。”
赏析:这首诗反映了陈夷行的正直性格和他对杨嗣复的厌恶。诗中通过描述陈夷行与杨嗣复之间的争论,展现了两人在政治立场上的冲突。同时,诗中也表达了皇帝对陈夷行的支持和尊重,以及他对大臣们的关爱和关心。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内涵,成为了唐代政治历史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