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著雍敦牂,尽玄默阉茂,凡五年。
文宗元圣昭献孝皇帝下开成三年(戊午,公元八三八年)
春,正月,甲子,李石入朝,中涂有盗射之,微伤。左右奔散,石马惊,驰归第。又有盗邀击于坊门,断其马尾,仅而得免。上闻之,大惊,命神策六军遣兵防卫,敕中外捕盗甚急,竟无所获。乙丑,百官入朝者九人而已。京城数日方安。
丁卯,追赠故齐王凑为怀懿太子。
戊申,以盐铁转运使、户部尚书杨嗣复,户部侍郎、判户部李珏并同平章事,判、使如故。嗣复,于陵之子也。
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李石,承甘露之乱,人情危惧,宦官恣横,忘身徇国,故纪纲粗立。仇士良深恶之,潜遣盗杀之,不果。石惧,累表称疾辞位。上深知其故而无如之何。丙子,以石同平章事,充荆南节度使。
《资治通鉴 · 唐纪六十二》是唐代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录了从公元618年到959年的中国历史。开成三年(戊午,公元838年)的这段记载涉及了多位朝廷要员的命运起伏与国家大事。以下是对原文诗句及译文的详细解读:
诗句原文:
资治通鉴 · 卷二百四十六 · 唐纪六十二
起著雍敦牂,尽玄默阉茂,凡五年。译文:
资治通鉴 · 唐纪六十二
开始于雍州和趟国,结束于静默的阉茂时期,共计五年。注释:
起著雍敦牂:起始年份为雍州和趟国,即唐代中叶,具体时间为唐代宗永泰二年(761年),标志着一段新的历史时期的开始。
尽玄默阉茂:结束年份为静默的阉茂时期,指的是唐僖宗乾符年间(873年—876年)的动荡岁月,反映了唐朝晚期的政治腐败和社会不稳定。
凡五年:总计五年的时间跨度,涵盖了唐代中期的动荡与变革,反映了这一时段内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重大变化。
结合上述分析,可以得出,在这段历史记载中,不仅展现了唐朝中叶的政治变迁和国家治理问题,还体现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和民众生活的艰辛。这些内容对于理解唐代中期的社会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这首诗词及其翻译,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唐代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这不仅是对唐代历史的一次回顾,也是对那个时代社会生活和人们心态的一种反思。这种历史记述不仅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也启发了现代人对于历史文化传承与保护的思考。
《资治通鉴 · 唐纪六十二》不仅是一本记录古代中国历史的著作,更是一部蕴含深刻历史见解和文化价值的文献。通过对其中诗句的解读和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