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行营招讨使李涛帅众二万出千秋岭,攻吴越衣锦军。吴越王镠以其子湖州刺史传瓘为北面应援都指挥使以救之,睦州刺史传璙为招讨收复都指挥使,将水军攻吴东洲以分其兵势。
夏,四月,癸未,以袁象先领镇南节度使、同平章事。
晋周德威进军逼幽州南门。壬辰,燕主守光遣使致书于德威以请和,语甚卑而哀。德威曰:“大燕皇帝尚未郊天,何雌伏如是邪!予受命讨有罪者,结盟继好,非所闻也。”不答书。守光惧,复遣人祈哀,德威乃以闻于晋王。
千秋岭道险狭,钱传瓘使人伐木以断吴军之后而击之,吴军大败,虏李涛及士卒三千馀人以归。
己亥,晋刘光浚拔燕平州,执刺史张在吉。五月,光浚攻营州,刺史杨靖降。
乙巳,蜀主以兵部尚书王锴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
资治通鉴
后梁纪三
李涛招讨吴越
译文
吴行营招讨使李涛率领二万众出千秋岭,进攻吴越衣锦军。吴越王钱传瓘以子湖州刺史传璀为北面应援都指挥使以救之,睦州刺史传璙为招讨收复都指挥使,将水军攻吴东洲以分其兵势。
夏四月癸未,以袁象先领镇南节度使、同平章事。
晋周德威进军逼幽州南门。壬辰,燕主守光遣使致书于德威以请和,语甚卑而哀。德威曰:“大燕皇帝尚未郊天,何雌伏如是邪!予受命讨有罪者,结盟继好,非所闻也。”不答书。守光惧,复遣人祈哀,德威乃以闻于晋王。
千秋岭道险狭,钱传瓘使人伐木以断吴军之后而击之,吴军大败,虏李涛及士卒三千馀人以归。
己亥,晋刘光浚拔燕平州,执刺史张在吉。五月,光浚攻营州,刺史杨靖降。
乙巳,蜀主以兵部尚书王锴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
赏析:
此文记载了后梁太祖时期的一系列军事行动和政治事件。李涛率领军队攻打吴越,虽然遭遇顽强抵抗,但最终成功取得了胜利。此外,晋国的周德威也在北方边境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文章通过这些事件反映了后梁时期的军事动态和政治格局。
- 背景与目的:
- 本文主要涉及后梁时期的军事和政治活动,特别是关注李涛和周德威的军事行动。
- 李涛的行动主要是为了巩固后梁对周边地区的控制,尤其是对抗吴越的侵略。
- 李涛的军事策略:
- 李涛采取的策略是利用地形优势,通过伐木阻断吴军的后续供应线,从而有效地击败敌军。这种策略体现了他对战场环境的了解和利用。
- 政治联盟的重要性:
- 文中还提到了与晋王朝的外交互动,如袁象先和周德威之间的往来书信。这表明在后梁与其他国家或政权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对于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至关重要。
- 文化元素的应用:
- 文中还包含了一些文化元素,如官职名称(镇南节度使、同平章事),这反映了古代中国的政治体系和文化传统。
- 历史意义:
- 通过对这一时期的事件的描述,可以深入了解到当时的历史背景、政治斗争以及军事策略,这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