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戌,赠唐道袭太师,谥忠壮;复以潘峭为枢密使。
甲子,晋五院军使李信拔莫州,擒燕将毕元福。八月,乙亥,李信拔瀛州。
赐高季昌爵勃海王。
晋王与赵王镕会于天长。
楚宁远节度使姚彦章将水军侵吴鄂州,吴以池州团练使吕师造为水陆行营应授使,未至,楚兵引去。
九月,甲辰,以御史大夫姚洎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
燕主守光引兵夜出,复取顺州。
吴越王镠遣其子传瓘、传璙及大同节度使传瑛攻吴常州,营于潘葑。徐温曰:“浙人轻而怯。”帅诸将倍道赴之。至无锡,黑云都将陈祐言于温曰:“彼谓吾远来罢倦,未能战,请以所部乘其无备击之。”乃自他道出敌后,温以大军当其前,夹攻之,吴越大败,斩获甚众。
高季昌造战舰五百艘,治城堑,缮器械,为攻守之具,招聚亡命,交通吴、蜀,朝廷浸不能制。
{“content”: “庚戌,赠唐道袭太师,谥忠壮;复以潘峭为枢密使。 甲子,晋五院军使李信拔莫州,擒燕将毕元福。 八月乙亥,李信拔瀛州。赐高季昌爵勃海王。晋王与赵王镕会于天长。 楚宁远节度使姚彦章将水军侵吴鄂州,吴以池州团练使吕师造为水陆行营应援使,未至,楚兵引去。 九月,甲辰,以御史大夫姚洎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 燕主守光引兵夜出,复取顺州。 吴越王镠遣其子传瓘、传璙及大同节度使传瑛攻吴常州,营于潘葑。徐温曰:浙人轻而怯。帅诸将倍道赴之。至无锡,黑云都将陈祐言于温曰:彼谓吾远来罢倦,未能战,请以所部乘其无备击之。 乃自他道出敌后,温以大军当其前,夹攻之,吴越大败,斩获甚众。 高季昌造战舰五百艘,治城堑,缮器械,为攻守之具,招聚亡命,交通吴、蜀,朝廷浸不能制。”}
{[1^^] 网页时间是:2024-12-26
庚戌日,唐朝道袭被追封为太师,谥号为“忠壮”;同时,任命潘峭为枢密使。在这一天,晋五院军使李信成功攻下了莫州,并擒获了燕将领毕元福。 而在八月的乙亥日,李信再次占领了瀛州,朝廷因此赐予高季昌为“勃海王”。晋王与赵王镕在天长举行了一次重要的会晤。与此同时,楚宁远节度使姚彦章率领的水军侵犯了吴国的鄂州,吴国任命池州团练使吕师造为水陆行营应援使,但是还没有来得及出兵支援,楚军已经撤去。九月,甲辰日,朝廷任命御史大夫姚洎为中书侍郎和同平章事。此时的燕王刘守光带兵夜出,再次夺取了顺州。吴越国王钱派遣他的儿子钱传瓘、钱传璙以及大同节度使钱传瑛一起进攻吴国常州,他们在潘葑扎营。徐温对吴军的士气表示担忧:“浙人轻易且怯懦。让我们的将领们长途跋涉赶来时他们已经疲惫不堪,无法出战,我们请求利用他们的不备之处发起攻击。”于是他们从其他路径突袭敌人后方,吴军在徐温的指挥下迎战,最终吴军大败,阵亡和被俘者非常多。高季昌建造了五百艘战舰,修理和维护船只和城墙,制造武器,作为攻防设施,招募和团结逃散的人群,与吴和蜀进行联络,使得朝廷逐渐不能控制这些地方。}
{“text”: ““庚戌,赠唐道袭太师,谥忠壮;复以潘峭为枢密使。<br>
甲子,晋五院军使李信拔莫州,擒燕将毕元福。八月,乙亥,李信拔瀛州。赐高季昌爵勃海王。晋王与赵王镕会于天长。楚宁远节度使姚彦章将水军侵吴鄂州,吴以池州团练使吕师造为水陆行营应援使,未至,楚兵引去。九月,甲辰,以御史大夫姚洎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br>
<br>
{\text{九月,甲辰日,以御史大夫姚洎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br>
{\text{此时,燕王守光夜出再度夺取顺州。吴越王钱派遣其子钱传瓘、钱璙、钱传瑛共同进攻吴国常州,他们在潘葑扎营。徐温对吴军士气表示担忧:“浙人轻易且怯懦。让我们的将领们长途跋涉赶来时他们已经疲惫不堪,无法出战,我们请求利用他们的不备之处发起攻击。”于是他们从其他路径突袭敌人后方,吴军在徐温的指挥下迎战,最终吴军大败,阵亡和被俘者非常多。高季昌建造了五百艘战舰,修理和维护船只和城墙,制造武器,作为攻防设备,发动了与吴和蜀之间的联系。}<br>
{\text{<br>
<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