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金陵城成,隐彦谦上费用册籍,徐温曰:“吾既任公,不复会计!”悉焚之。
初,闽王审知承制加其从子泉州刺史延彬领平卢节度使。延彬治泉州十七年,吏民安之。会得白鹿及紫芝,僧浩源以为王者之符,延彬由是骄纵,密遣使浮海入贡,求为泉州节度使。事觉,审知诛浩源及其党,黜延彬归私第。
汉主岩遣使通好于蜀。
吴越王镠遣使为其子传琇求婚于楚,楚王殷许之。
均王下龙德元年(辛巳,公元九二一年)
春,正月,甲午,蜀主还成都。
初,蜀主之为太子,高祖为聘兵部尚书高知言女为妃,无宠,及韦妃入宫,尤见疏薄,至是遣还家,知言惊仆,不食而卒。韦妃者,徐耕之孙也,有姝色,蜀主适徐氏,见而悦之,太后因纳于后宫,蜀主不欲娶于母族,托云韦昭度之孙。初为婕妤,累加元妃。蜀主常列锦步障,击球其中,往往远适而外人不知,爇诸香,昼夜不绝。久而厌之,更爇皁荚以乱其气。结缯为山,及宫殿楼观于其上,或为风雨所败,则更以新者易之。或乐饮缯山,涉旬不下。山前穿渠通禁中,或乘船夜归,令宫女秉蜡炬千馀居前船,却立照之,水面如昼。或酣馀禁中,鼓吹沸腾,以至达旦。以是为常。
诗句:吴金陵城成,隐彦谦上费用册籍,徐温曰:“吾既任公,不复会计!”悉焚之。
译文:吴国金陵城建成,吴隐彦呈上费用册籍,徐温说:“我已经任用了你,不再计算账目!”于是将册籍全部烧毁。
关键词解释:
- 吴隐彦:吴国的一名臣子,负责呈上费用册籍。
- 徐温:吴国的宰相,对隐彦谦的处理方式表明了他的权力和威严。
- 会计:这里指核算、管理财务。
- 册籍:记录事务的文件或文书。
- 焚之:将册籍全部烧毁,表示彻底废除。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徐温在吴国的权力地位。他不仅担任宰相,还掌握着财政大权,对于不称职的臣子采取严厉措施。诗中通过描述徐温焚烧费用册籍的行为,展示了其权威和果断的治理风格。这种处理方式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中是一种常见的做法,用以维护国家的稳定和统一。同时,这也反映了作者对当时政治斗争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人物性格和行为动机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