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越王镠遣使者沈瑫致书,以受玉册,封吴越国王告于吴。吴人以其国名与己同,不受书,遣瑫还。仍戒境上无得通吴越使者及商旅。
明宗圣德和武钦孝皇帝上之上
庄宗光圣神闵孝皇帝下天成元年(丙戌,公元九二六年)
春,正月,庚申,魏王继岌遣李继严、李严部送王衍及其宗族百官数千人诣洛阳。
河中节度使、尚书令李继麟自恃与帝故旧,且有功,帝待之厚,苦诸伶宦求丐无厌,遂拒不与。大军之征蜀也,继麟阅兵,遣其子令德将之以从。景进与宦官谮之曰:“继麟闻大军起,以为讨己,故惊惧,阅兵自卫。”又曰:“崇韬所以敢倔强于蜀者,与河中阴谋,内外相应故也。”继麟闻之惧,欲身入朝以自明,其所亲止之,继麟曰:“郭侍中功高于我。今事势将危,吾得见主上,面陈至诚,则谗人获罪矣。”癸亥,继麟入朝。

诗句:资治通鉴 · 卷二百七十四 · 后唐纪三

译文:吴越王钱派遣使者沈瑫致书以接受玉册,封吴越国王告于吴。吴人以其国名与己同,不受书,遣瑫还。仍戒境上无得通吴越使者及商旅。

注释:本句描述了吴越王钱派遣使者沈瑫向吴国致书,以接受玉册,并通告其为吴越国王的事宜。同时,吴国人因为担心自己的国名与吴越王相同,所以拒绝接受书信,并派人将使者沈瑫送回吴国。此外,吴国还在边境地区禁止与吴越国的使者和商人进行往来,以防止消息泄露。

赏析:此句反映了吴越是当时一个重要的国家,其国王在对外关系上表现出一定的谨慎和谨慎。同时,这也体现了吴国对于国家安全和利益的高度重视,通过限制与外界的交往来确保国家的稳定和发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