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崇韬之死也,李绍琛谓董璋曰:“公复欲呫嗫谁门乎?”璋惧,谢罪。魏王继岌军还至武连,遇敕使,谕以硃友谦已伏诛,令董璋将兵之遂州诛硃令德。时绍琛将后军魏城,闻之,以帝不委己杀令德而委璋,大惊。俄而璋过绍琛军,不谒。绍琛怒,乘酒谓诸将曰:“国家南取大梁,西定巴、蜀,皆郭公之谋而吾之战功也;至于去逆效顺,与国家掎角以破梁,则硃公也。今硃、郭皆无罪族灭,归朝之后,行及我矣。冤哉,天乎!奈何!”绍琛所将多河中兵,河中将焦武等同号哭于军门曰:“西平王何罪,阖门屠脍!我属归则与史武等同诛,决不复东矣。”是日,魏王继岌至泥溪,绍琛至剑州遣人白继岌云:“河中将士号哭不止,欲为乱。”丁酉,绍琛自剑州拥兵西还,自称西川节度、三川制置等使,移檄成都,称奉诏代孟知祥,招谕蜀人,三日间众至五万。

诗句:

郭崇韬,唐朝的名臣,曾为后唐庄宗李存勖立下赫赫战功,然而却因宦官的谗言与梁朝末年贿赂成风,遭受了不白之冤。他的儿子们也未能幸免,最终被诛杀。

译文:

在郭崇韬的领导下,唐朝取得了南梁的灭亡,但他本人却因宦官的诽谤和梁朝末年的贿赂而身陷囹圄。他的忠诚与正直受到了世人的敬仰,但他的不幸遭遇也让人惋惜不已。

赏析:

郭崇韬的故事是一段历史的缩影,反映了权力斗争中的无情与残酷。他的死因不仅仅是个人的悲剧,更是整个国家动荡不安、宦官专权的一个缩影。这首诗通过描绘郭崇韬的一生,表达了对于这位忠臣的哀悼与对于那个时代的反思。同时,它也提醒我们,历史的发展总是充满了曲折与复杂,我们需要从中吸取教训,警惕权力的滥用,以保持国家的长治久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