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李继严至凤翔,监军使柴重厚不以符印与之,促令诣阙。
己亥,魏王继岌至利州,李绍琛遣人断桔柏津。继岌闻之,以任圜为副招讨使,将步骑七千,与都指挥使梁汉颙、监军李延安追讨之。
庚子,邢州左右步直兵赵太等四百人据城自称安国留后;诏东北面招讨副使李绍真讨之。
辛丑,任圜先令别将何建崇击剑门关,下之。
李绍荣至鄴都,攻其南门,遣人以敕招谕之,赵在礼以羊酒犒师,拜于城上曰:“将士思家擅归,相公诚善为敷奏,得免于死,敢不自新!”遂以敕遍谕军士。史彦琼戟手大骂曰:“群死贼,城破万段!”皇甫晖胃其众曰:“观史武德之言,上不赦我矣。”因聚噪,掠敕书,手坏之,守陴拒战,绍荣攻之不利,以状闻,帝怒曰:“克城之日,勿遣噍类!”大发诸军讨之。壬寅,绍荣退屯澶州。
诗句:资治通鉴 · 卷二百七十四 · 后唐纪三(李继严至凤翔,监军使柴重厚不以符印与之,促令诣阙。)
译文:在明宗天成元年春二月戊戌这一天,李继熚率领大军抵达凤翔,而监军使柴重厚却并没有将兵符交给他,只是催促他赶紧前往京城。
注释:1.李继曮(li jì rén):唐朝末年的一位将领,后来成为了后唐的建立者之一。2.监军使(jiān jūn shǐ):古代军队中负责监督和指挥的官职。3.符印:古代用来表示身份和权力的物品,一般由朝廷颁发,用于证明某人是某军队的统帅。4.诣阙:到皇帝居住的地方去参拜。5.内难归镇:指在内部有变故的情况下返回自己的驻地。6.不与符印:不给予兵符,即不允许其指挥军队。7.部署(bù dòng):这里指军队中的高级将领或指挥官。8.岐:地名,位于今陕西省境内,当时是后唐的一个边境要地。9.军民不扰:即不扰乱民众,保持军队的稳定。10.事虽不允:即虽然不被允许,但是仍然努力进行。11.时议嘉之:当时的人们称赞他的作为。
赏析:此诗描绘了李继熚将军在到达凤翔后,面对监军使之人不肯给予兵符的情形,以及他如何应对这一局面。诗中通过具体的历史背景和人物行为,展示了一个领导者在面对困难时的坚定与智慧。同时,也反映了当时军队管理的一种状况,以及士兵和将领之间复杂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