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加中书令徐知诰尚父、太师、大丞相、大元帅,进封齐王,备殊礼,以升、润、宣、池、歙、常、江、饶、信、海十州为齐国;知诰辞尚父、丞相,殊礼不受。
闽皇城使、判六军诸卫李亻放专制朝政,阴养死士,闽主昶与拱宸指挥使林延皓等图之。延皓等诈亲附亻放,亻放待之不疑。十一月,壬子,亻放入朝,延皓等伏卫士数百于内殿,执斩之,枭首朝门。亻放部兵千馀持白梃攻应天门,不克,焚启圣门,夺亻放首奔吴越。诏暴亻放弑君及杀继韬等罪,告谕中外。以建王继严权判六军诸卫,以六军判官永泰叶翘为内宣徽使、参政事。翘博学质直,闽惠宗擢为福王友,昶以师傅礼待之,多所裨益,宫中谓之“国翁”。昶既嗣位,骄纵,不与翘议国事。一旦,昶方视事,翘衣道士服过庭中趋出,昶召还,拜之,曰:“军国事殷,久不接对,孤之过也。”翘顿首曰:“老臣辅导无状,致陛下即位以来无一善可称,愿乞骸骨。”昶曰:“先帝以孤属公,政令不善,公当极言,奈何弃孤去!”厚赐金帛,慰谕令复位。昶元妃梁国夫人李氏,同平章事敏之女,昶嬖李春燕,待夫人甚薄。翘谏曰:“夫人先帝之甥,聘之以礼,奈何以新爱而弃之!”昶不说,由是疏之。未几,复上书言事,昶批其纸尾曰:“一叶随风落御沟。”遂放归永泰,以寿终。

资治通鉴 · 卷二百七十九 · 后唐纪八

【原诗】
吴加中书令徐知诰尚父、太师、大丞相、大元帅,进封齐王,备殊礼,以升、润、宣、池、歙、常、江、饶、信、海十州为齐国;知诰辞尚父、丞相,殊礼不受。

【译文】
吴国任命中书令徐知诰为尚父、太师、大丞相、大元帅,晋升为齐王,受到特别的礼遇,并把升、润、宣、池、歙、常、江、饶、信、海十州作为齐国;徐知诰辞去尚父和丞相的职务,皇帝特别礼遇他而不接受。

【注释】
尚父:古代对三公的一种尊称,此处指徐知诰的官职。
齐王:徐知诰被封为齐王。
进封:提升官位或爵位。
齐王:徐知诰被封为齐王。
备殊礼:受到特别的礼遇。
升:升州。
润:润州。
宣:宣州。
池:池州。
歙:歙州。
常:常山(今属河北)。
江:江州。(今江西九江)。
饶:饶州。
信:信州。(今安徽合肥)
海:海州。(今江苏连云港)
升:升州,今江苏镇江市丹徒区。
润:润州,今江苏扬州市邗江区。
宣:宣州,今安徽宣城市宣城区。
池:池州,今安徽池州市贵池区
歙:歙县,今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区。
常:常山县,今河北省石家庄正定县常山西阳镇。
江:江阳县,今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
饶:饶城县,今江西省鹰潭市余江区。
信:信阳县,今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
海:海阳县,今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
【赏析】
本诗出自《资治通鉴》后唐纪八,描述了后唐时期的一段历史事件。徐知诰是吴国的大臣,因政变而成为后唐的开国功臣,被封为齐王,享有极高的荣誉。然而,他拒绝接受这个称号和职位,表现出了高尚的品格和气度。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徐知诰的谦逊、忠诚和智慧,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变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