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丑,蜀李廷珪上表待罪。冬,十月,壬申,伊审征至成都请罪。皆释之。蜀主致书于帝请和,自称大蜀皇帝,帝怒其抗礼,不答。蜀主愈恐,聚兵粮于剑门、白帝,为守御之备,募兵既多,用度不足,始铸铁钱,榷境内铁器,民甚苦之。
唐主性和柔,好文章,而喜人顺己,由是谄谀之臣多进用,政事日乱。既克建州,破湖南,益骄,有吞天下之志。李守贞、慕容彦超之叛,皆为之出师,遥为声援。又遣使自海道通契丹及北汉,约共图中国。值中国多事,未暇与之校。先是,每冬淮水浅涸,唐人常发兵戍守,谓之“把浅”。寿州监军吴廷绍以为疆场无事,坐费资粮,悉罢之。清淮节度使刘仁赡上表固争,不能得。十一月,乙未朔,帝以李谷为淮南道前军行营都部署兼知庐、寿等行府事,以忠武节度使王彦超副之,督侍卫马军都指挥使韩令坤等十二将以伐唐。令坤,磁州武安人也。

《资治通鉴》卷二百九十二·后周纪三

【宋太祖赵匡胤】显德元年(甲寅,公元954年)

乙丑,蜀李廷珪上表等待罪。冬,十月,壬申,伊审征抵达成都请罪。两者都宽恕了他们的罪行。蜀主向宋朝皇帝致书,请求和解,自称大蜀皇帝。赵匡胤因他们傲慢无礼,不予回应。蜀主更加恐慌,聚集兵力和粮食在剑门、白帝,以防备外敌,并募集了大量士兵,但由于军费不足,只好开始铸造铁钱,并且对境内的铁器进行专卖,百姓们对此感到非常痛苦。

唐主温和而喜欢文学,乐于顺从他人,因此谄媚奉承的臣子被大量提拔。政事日渐混乱。他攻克建州后,攻破了湖南,越发骄傲自大,有了吞并整个中国的野心。李守贞、慕容彦超背叛后,他都出兵支援,为他们提供声援。他还派遣使节通过海路与契丹和北汉接洽,约定一同攻击中原。然而,中原战事频繁,他并未能给予足够的关注。之前每年冬天淮水浅涸时,唐人常派兵戍守,名为“把浅”。寿州监军吴廷绍认为边疆无事,因此花费了大量的财力物力,于是取消了这一制度。清淮节度使刘仁赡上表极力维护,但未能如愿。十一月,乙未朔,赵匡胤任命李谷为淮南道前军行营都部署兼知庐、寿等行府事,以忠武节度使王彦超为副手,督率侍卫马军都指挥使韩令坤等十二将讨伐北汉。韩令坤是磁州武安人。

【赏析】:
本文描述了五代时期,即赵匡胤建立宋朝前的一段历史时期内,后周和蜀国之间的冲突和战争。通过对这一时期的政治、军事和经济状况的详细描述,展现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不安。同时,也反映了赵匡胤作为一位明智的统治者如何应对这些挑战,以及他对国家治理的贡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