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年赴急合梁山,一岁征行一岁还。
待到故乡能几月,明朝又出雁门关。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首句“前年赴急合梁山”中,“赴急”指的是奔赴紧急任务,“合梁山”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地理位置或者事件的发生地。
- 二句“一岁征行一岁还”,意思是每年出征一年之后又返回家乡,这里的“征行”指远征,“还”指返回故乡。
- 三句“待到故乡能几月”,表达了诗人对于何时能够回到故乡的期待,“几月”表示时间之短暂。
- 四句“明朝又出雁门关”,描述了诗人即将再次出发去边关的情景,“雁门关”是中国古关隘之一,位于山西省代县西北。
译文:
前年奔赴紧急任务,来到黑河(今呼和浩特市城南),又一年征战归来。等待在故乡的时间,恐怕只有几个月了。明天又要出发去雁门关,继续守卫边防。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柳中庸的作品,大约作于公元766—779年间(唐大历年间),当时吐蕃、回鹘多次侵扰唐朝边境,使得西北边境局势动荡不安。诗中的“金河”、“玉关”和“青冢”等地名,都在当时的边塞地区,反映了当时战争频繁、生活艰苦的实际情况。
全诗通过对边疆战士的描写,展现了他们常年驻守边关,远离亲人的辛酸和无奈。通过叠字和名词的使用,形成了一种强烈的节奏感和音乐美。虽然诗中没有直接表达抱怨之情,但通过反复的意象和情感,读者可以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怨气和哀愁。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使得诗歌更加耐人寻味,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