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未为后,议论颇自喜。
读书见古人,慷慨欲立事。
既壮涉忧患,辗转不如意。
五十今到门,翻与穷鬼值。
老马但垂头,不似新驹驶。
前途勿复道,有酒且勤置。
【注释】
- 杂诗:指诗人与渊明(陶渊明)的诗歌。渊明即陶渊明,字元亮,东晋诗人。他隐居田园,不仕权贵,以诗名世。
- 奈何:怎奈,无可奈何。
- 我生未为后:我生平未曾做官。后:做官,出仕。
- 议论颇自喜:自己很得意于议论,认为自己很有见地。
- 读书见古人:通过读书看到古人。古人:古代有名望的人。
- 慷慨欲立事:意气风发,想建立一番事业。
- 既壮涉忧患:年纪已大,遭遇到种种忧患。
- 辗转:反复、经历。
- 五十今到门:到了五十岁,才来到家门。
- 翻与穷鬼值:反倒和穷困鬼相撞在一起了。翻:反而,竟然。值:相遇。
- 老马但垂头:老马低头耷拉的样子。
- 不似新驹驶:不像年轻的马那样奔驰。
- 前途勿复道:不要再谈前程之事了。
- 有酒且勤置:有酒就赶快摆上。
【赏析】
这是一首抒发人生感慨的杂诗。作者自叹年近半百,却还未能进入仕途,而对那些年轻时就取得成就的人又羡慕不已。全诗表达了一种无奈而又愤懑的心情。
首联“我生未为后,议论颇自喜”,点出自己一生未做官,而且对自己能发表一些有见地的议论感到得意。这两句看似平淡,实则蕴含深意。它不仅表明了自己的立场——不愿意出仕,而且暗示了自己在政治思想上的高洁,不愿意随波逐流,迎合权势。同时,这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许多文人士大夫为了功名利禄而放弃自己的理想和追求。
颔联“读书见古人,慷慨欲立事”,进一步表达了自己对于理想的追求。这里所说的“古人”并非仅仅指那些历史上的伟人,而是泛指那些有才华、有志向的人。他们通过读书来提升自己的修养,希望能够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这种追求不仅体现了个人的高尚品质,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价值观。
颈联“既壮涉忧患,辗转不如意”,则转向了自身的经历。岁月蹉跎,曾经意气风发的青年如今已经步入了中年,经历了种种坎坷和磨难。这些忧患让他倍感疲惫和失望,甚至有些灰心丧气。这里的“辗转”一词,形象地描述了作者内心的挣扎和不安。
尾联“五十今到门,翻与穷鬼值”,进一步描绘了自己的人生困境。五十岁的人本应该享受晚年的宁静和幸福,然而他却来到了家门,与那些贫困潦倒的人们相遇。这种境遇让作者深感悲哀和无奈,甚至有些自嘲和讽刺之意。
整首诗通过描写自己的处境和感受,表达了自己对于现实社会的不满和批判。同时也展现了自己在面对困境时的坚韧和勇气,以及对未来的期许和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