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古扬州,田下异梁雍。
山田种荒菜,水田种浮葑。
地力肥瘦兼,农器有无共。
及时撒新谷,抟黍递幽哢。
生意日夜长,移秧趁芒种。
未嫌豚酒祝,自乐鸡黍供。
落日竹枝歌,犹是豳原颂。
【注释】
扬州:今属江苏,因古时扬州是州治所在地而得名。
梁雍:梁朝,南朝宋文帝刘义隆年号;雍州,即今陕西一带。
山田:山地的农田。
水田:水边的农田。
浮葑:浮在水面上的植物。
抟黍:指稻子。
幽哢:鸟叫声。
生意:生机。
芒种: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大约在6月5日到7日之间。
豚酒祝:猪头酒祭祀。豚,小猪;酒,祭神用的酒。
鸡黍供:小米饭和鸡。
豳原颂:《诗经·国风·豳风》中的《七月》篇,写农事活动,歌颂农业劳动。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江南农村生活和生产的诗作。作者自注:“余生于古扬州,而田下异梁雍。”表明这首诗是写自己出生地扬州的农家生活。全诗分上下两阕,上阕写农家的田事,下阕写农家的饮食。
“我生古扬州,田下异梁雍。”扬州,即今天的江苏省扬州市,地处长江、淮河之间,是南北交通的要冲,也是富庶之地。“田下异梁雍”,言扬州土地肥沃,气候宜人,是古代著名的鱼米之乡。
“山田种荒菜,水田种浮葑。”“山田”与“水田”,分别指山地与水边两种不同的农田。荒菜与浮葑,分别指野菜、水草等农作物与水浮莲之类杂草。诗人在这里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田园风光。
“地力肥瘦兼,农器有无共。”“地力”指土地的肥瘠程度,“农器”指各种农业生产工具。诗人通过对比,说明无论是山还是水田,只要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自然条件,就能获得丰收。
“及时撒新谷,抟黍递幽哢。”“及时”指及时收获。“抟黍”指稻子的穗儿。诗人通过描写农民们忙碌的场景,展现了农民勤劳朴实的精神风貌。
“生意日夜长,移秧趁芒种。”“生意”指生命力。“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大约在6月5日到7日之间。诗人通过描写农民们在田间忙碌的景象,表达了对农民辛勤劳作的赞美之情。
“未嫌豚酒祝,自乐鸡黍供。”诗人在这里用反衬的手法,表达了自己对于乡村生活的向往之情。他认为虽然城市的生活繁华热闹,但农村的生活更加宁静美好。
“落日竹枝歌,犹是豳原颂。”“豳原颂”指《诗经·国风·豳风》中的《七月》篇。诗人在这里用比喻的手法,将乡村生活比作优美的歌曲,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