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惯在家,贫贱自称好。
饥鹰空护巢,疲马长恋稿。
森梢万修竹,自喜结交早。
旦暮从渠游,不恨两枯槁。
今年出山去,败鼓费击考。
此君不我嫌,到处惬怀抱。
翛然书斋下,粉黛间新老。
相看便歌咏,物外恣探讨。
此生一过客,去住何足道。
竹下有石交,归来薙幽草。
【注释】
- 予:我。2. 逾:超过,多。3. 窗:窗户。4. 辄:就,于是。5. 对:面对。6. 今岁:今年。7. 馆前:馆舍之前。8. 贫贱自称好:形容自己虽然贫穷卑贱但却很自得其乐。9. 饥鹰:比喻处境艰难。10. 疲马:形容自己虽困顿却依然坚持。11. 森梢万修竹:形容竹子茂盛。12. 自喜结交早:形容自己交友很早。13. 旦暮从渠游:早晚都在一起。14. 不恨两枯槁:不抱怨自己生活贫困。15. 此君不我嫌:你(指竹)不嫌弃我。16. 到处惬怀抱:在任何地方都能感到心旷神怡、胸怀畅快。17. 翛然书斋下:在书房的下面。18. 粉黛间新老:形容书房中书画和书籍新旧交替。19. 相看便歌咏:看到什么就唱什么。20. 物外恣探讨:在物质之外尽情探索。21. 此生一过客:我这一生不过是一个过客。22. 去住何足道:居住与离去又有何值得计较呢?
【译文】
五年在家,穷且自得,饥饿的鹰只空守着巢,疲惫的马总依恋着草场。茂盛的万竿竹子,是很早就结交朋友。早晚一起游玩,不抱怨生活贫困。今年离开了山野隐居生活,用破鼓击奏来消磨时光,你不嫌弃我,无论在哪里都能感到心旷神怡、胸怀畅快。在书房的下面,粉墨之间新旧交替,看到什么就唱什么,在物质之外尽情探索。我这一生不过是一个过客,居住与离去又有何值得计较呢?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隐居山居时所作。诗人以种竹为题,抒发了他对隐居生活的热爱之情。
首联“五年惯在家,贫贱自称好”,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和自满之情。这里的“贫贱”并非贬义,而是诗人对自己性格的一种真实描述,他认为自己虽然身处贫贱之中,但仍然能够保持一种乐观的心态,这种心态正是他之所以选择隐居的原因。
颔联“饥鹰空护巢,疲马长恋稿”,进一步描绘了诗人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画面。饥鹰和疲马都是诗人生活中的伙伴,它们陪伴着他度过每一个日夜,共同经历着生活的起伏变化。这里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心,也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命运的顽强抗争。
颈联“森梢万修竹,自喜结交早”,进一步描绘了诗人与竹子之间的深厚情谊。这些竹子生长得郁郁葱葱,仿佛是诗人的朋友,它们陪伴着他度过了许多美好的时光。在这里,诗人不仅表达了自己对竹子的喜爱,也表达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感激之情。
尾联“此生一过客,去住何足道”,更是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看法。他认为自己的人生就像是一个过客,无论是居住还是离去,都不应该是我们过分关注的事情。这里的“一过客”既是对自己人生的自嘲,也是对人生无常的深刻领悟。
整首诗以种竹为引子,通过描写诗人与自然、朋友之间的亲密关系,表达了他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豁达态度。这种情感深深打动了读者,使他们对诗人的人生充满了敬意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