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人借问春归处。遥指芜城烟树。
收尽柳梢残雨。月闯西南户。
游丝不解留伊住。漫惹闲愁无数。
燕子为谁来去。似说江头路。

【注释】

桃源忆故人:词牌名,又名“忆少年”“忆故人”“桃叶传情”。双调,五十三字,平韵。此为唐教坊曲。

其一:第一首。曾子修:指曾巩(1019—1083),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子固,江西南丰(今属江西)人。嘉佑二年进士。官至中书舍人。谥文定。

追和东坡韵呈曾倅子修三首:追和:效仿他人的作品。曾倅:曾巩任过杭州通判的职务,所以称他为“曾倅”。

【译文】

向路人打听春天的去处,远远指着烟雾笼罩的芜城。

收集尽柳树梢头残留的雨滴,月光闯到西南面的窗户里。

游丝不解留我住下,惹起许多闲愁无数。

燕子飞来飞去为谁来着?好像在说江头的道路。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追和苏东坡之作,词意深婉曲折,含蓄蕴藉,颇有情致。

上片起笔写春景,“逢人借问”三句,描绘出一幅暮春时节的图画。“烟树”即雾气迷蒙中的树木,这里泛指江南的景物。“芜城”指南京,因六朝时曾设都于此,又称金陵。“遥指芜城”,说明此时正值暮春,而所问之人又是“遥指”之辞,表明作者对春天的归处还无把握。“收尽柳梢残雨”二句,写暮春天气,春末夏初,天气渐渐转暖,春雨也即将过去,但细雨仍未停歇。“月闯西南户”,形容夜色渐浓,月光透过窗户直照进屋内。这两句既写景又抒情。“收尽”、“闯”字用得生动传神,把暮春特有的景色写得十分逼真。同时,“闯”字写出了夜的寂静,更衬出作者的孤独寂寞之感。

下片写游丝与燕子。“游丝”即蜘蛛网,这里用来比喻飘荡不定的离思。“不解”句化用《古诗十九首》句:“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游丝虽不停留,但它却牵动了人的离思,使作者不禁生出无限惆怅。“漫惹闲愁无数”一句,进一步抒写离愁别绪。“闲愁”即无聊愁思,这里指思念之情。“漫惹”即不断招惹,指离愁难遣,无法排解。这两句是说:游丝虽然不会停留,却不断地撩拨着离人的思绪;游丝虽无情感,却惹起无限的离愁。这两句是全词的重点。游丝本无情,但却能牵动人的离愁别绪,足见离愁之深。“燕子为谁来去”句,以燕子自比。燕子本是恋巢的鸟儿,但在诗人眼中,燕子却像自己一样,为离愁所苦,为相思所累,不知疲倦地来回飞翔。“似说江头路”句,是说燕子飞来飞去为谁而来呢?似乎在说,它飞到这条江头的路上,是为谁而来呢。这一句是全词的点睛之笔,它既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也寄托了诗人的情感。

整首词意境幽美婉丽,含蓄蕴藉,耐人寻味,是一首别具一格的咏物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